我国被称为“建筑业鼻祖”的是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4
鲁班,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等同于建筑和工匠的卓越代表。他被尊为木工、石工、泥瓦工等众多工匠的祖师爷,享誉建筑业。成语“班门弄斧”体现了后人对他这位工艺大师的崇敬。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项被命名为“鲁班奖”。
鲁班,复姓公输,名班,因出生于鲁国,“班”“般”通用,故后世称之为鲁班。在史料中,他被称为“公输般”、“公输子”。后者中的“子”字,在中国是对有杰出贡献人物的尊称,显示了他在古代科技史上的崇高地位。
鲁班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约前507年~前430年),正值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之际。这一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如锯、凿、钻、斧、锛、刀等工具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李约瑟在《中国科技与文化》中称:“在文艺复兴前和文艺复兴期间,中国在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占支配地位。”
鲁班最为人所知的发明故事是锯子,尽管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骨锯和铜锯,但鲁班对锯的改进和推广仍功不可没。他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还发明了许多民用和建筑器械,如规矩、墨斗、钥匙、钻、刨、磨等,并为统治者营造了军事器械和宫廷设施。
尽管鲁班因发明创造受到社会认可,但他仍被当时上层社会所轻视。工匠们世世代代为统治者服务,地位难以改变。《抱朴子》中提到“工匠之子莫不续事”,反映了工匠们祖祖辈辈的命运。在《墨子》的“公输”与“鲁问”篇中,虽然对墨子充满赞誉,对鲁班的评价却显得不屑。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奇技淫巧”的畏惧和排斥。从鲁班以后,中国的发明家、科学家们常常面临被轻视、排斥的命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