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别称有()。a.诗余b.长短句c.琴趣d.乐府

如题所述

词的别称有诗余、歌曲、长短句、乐府、琴趣。

词又名长短句,产生于唐朝,盛行于宋朝。词最初叫做“曲词”或者“曲子词”,其他的别称有:曲词、近体乐府、琴趣、词子、诗余、乐章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基本分为:

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德,晏几道,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

婉约派的风格特点:

婉约,婉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豪放派的风格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崇尚直率。

词的特征:

1、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

2、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

3、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4、词有时会不符合上述规律,因为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因此它最注重的还是与曲的配合。

5、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6、字声配合更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基本上和近体诗相近似,但变化很多,而且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在音乐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声,以求协律和美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