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藏针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绵里藏针意为隐藏在柔软的绵羊毛里面的针,形容难以察觉的东西隐藏在某个表面平静的事物之中。具体如下:

据史书记载,这一成语来源于唐代名医孙思邈。当时,孙思邈看病时经常让病人吃下一些被绵羊毛包裹着的药丸,这些药丸中往往藏有一枚针,目的是检测病人能否正确吞咽药丸。

绵里藏针成语将“绵里”暗示为一种柔软、温和、不易察觉的状态,“藏针”则传递出一种隐藏、潜伏、瞒骗的含义。因此,绵里藏针表示表面看似柔和平静,但内里却隐藏着一些难以发现甚至危险的东西。

这一成语广泛用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场景的描述,如商业、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例如,一个人看似温顺善良,但背后可能有恶劣行径;一项合同看似无可挑剔,但却暗藏玄机。除了唐代的医学典故以外,还有一个与绵里藏针相关的小故事。

相传,一位年轻书法家希望能向一位著名书法家请教创作经验,但后者总是置身事外。一天,年轻书法家将自己的书法作品拆开,里面竟然藏有一张嘲笑的字条。这个小故事巧妙地展示了绵里藏针成语的内涵。

绵里藏针这个成语启示我们,在进行人际交往、商业活动、政治斗争等各种方面时,我们都需要保持头脑清醒、心眼灵活,不轻易受表象所迷惑,不被外在事物蒙蔽眼睛,以免被人欺骗和误导,从而避免自身损失。

扩展知识: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5

绵里藏针意思是:绵絮里边藏着针。

成语拼音:mián lǐ cáng zhēn。

成语解释:“绵里藏针”指丝绵里包裹着针,比喻外表善良,内心狠毒。也比喻表面柔和内里刚硬。

成语出处:元·石君宝《曲江池》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绵里藏针”。

成语用法:偏正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示例: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一五回:“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险过远水与遥岑。何事腹中方寸地,把刀戟,摆森森?”

成语典故:

宋朝文学家苏轼,字东坡,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字外表似乎很软,骨干却很硬朗。他自己说:“我写的字好比绵里铁。”宋朝书画家赵孟頫在苏轼的书法作品后面所题的“跋”说:“公自云:‘余书如绵里铁。’观此书,外柔内刚,真所谓绵里铁也。”

书画家比喻书法作品外柔内刚,柔中有刚,就叫“绵里铁”,此时词义还是纯粹是褒义。可是后来,“绵里铁”变作了“绵里针”,这就不是称赞的意思了。到了元朝时期,石君宝创作了元曲《曲江池》,其中一句“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仅仅将“铁”替换为“针”一字之差,词义便由赞转为了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