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大原理谁提出的

如题所述

经济学十大原理由格里高利·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时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人们之间都面临着交替关系,所以,在做决策时人们就要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来改善经济效益。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做出决策是在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之后进行的,当成本和收益变化时,人们的决策及行为也就会发生变动。所以,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的。这种激励既可以是认为的,也可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在贸易中往往存在着竞争,贸易和体育竞赛不同,不一定是一方胜利而另一方必然失败,它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竞争的结果是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在如何分析调控经济活动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方法,一是中央计划,二是市场机制,前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后者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经济虽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有市场失灵等,所谓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的情况:外部性、市场势力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归因于生产力的变化。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菲利普斯曲线产生原因:某些价格调整缓慢。价格变化具有黏性,当政府减少货币发行量时,价格不会马上变化,但人们支出数量减少,引起商品和劳务的销售量变化,造成失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