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会发展成胆囊癌吗?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4

胆作为六腑之一

主要功能是

储藏、排泄胆汁和参与消化

而关于“胆”的疾病

除了我们熟知的胆结石

还有更加严重的胆囊癌


知识卡片


什么是胆囊癌?

胆囊癌是起源于胆囊的恶性肿瘤。数据显示, 2015年胆囊癌发病率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18,死亡率排名第11——与其他肿瘤相比,胆囊癌发病率虽然比较低但死亡率高,总体的5年生存率仅有5%!


对于胆囊癌来说,早诊断、早治疗尤其重要!数据显示,如果及时采取规范治疗,早期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80%。



01

我的“胆”为啥会出问题?


胆囊癌病因尚不明确。从目前的研究看,胆囊癌风险因素较多,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环境因素,例如黄曲霉素、赭曲霉素、三氧化二砷、肝吸虫等引起的慢性感染等;


生活方式,例如糖尿病、肥胖、饮用加糖饮料等;


基因变异和相关疾病,包括性别(女性发病是男性的3倍)、年龄因素,以及胆囊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胆囊炎、陶瓷样胆囊(钙化胆囊)、胆囊息肉、胰胆管汇合异常、克罗恩氏病等。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关系最为密切

约有70-90%的胆囊癌患者有胆囊结石病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的病人都会患有胆囊癌,只有0.5%-3%的胆囊结石的病人最终会患上胆囊癌。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cm的结石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直径小于1cm结石患者的9-10倍。


除胆囊结石外还有胆囊息肉,有恶变倾向的胆囊息肉有以下特征:胆囊息肉>10mm、胆囊息肉<10mm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增长迅速>3mm/6月。若临床上发现这些疾病,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注意定期复查,若发生恶变可及时发现。


除相关疾病外,生活方式与胆囊癌也密切相关,如超重、肥胖、高糖饮食均与胆囊癌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健康 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自身患胆囊癌的风险。


02

怎么知道我的“胆”出问题了?


胆囊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大多数早期胆囊癌(50-70%)是在良性胆囊疾病术中、术后行病理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有明显症状,比如上腹痛、消瘦、黄疸及腹部包块等多数为晚期表现,预后较差。



03

得了胆囊癌怎么办?


目前为止,手术是效果最确切的治疗方式。根据肿瘤的不同分期行不同的手术切除,对于出现梗阻性黄疸,手术切除范围较大的病人,术前需要减黄、增加剩余肝体积的治疗,以避免术后肝衰竭。除手术治疗外,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支持治疗、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


04

手术切除胆囊,没“胆儿”了怎么办?


胆囊是囊性器官,呈梨形,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将肝脏生成的胆汁进行浓缩、储存以及排出,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胆囊切除术后肝脏产生的胆汁直接进入肠道,并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仅有极少数病人术后会出现腹泻的症状。


05

术后要忌口吗?发物能吃吗?



为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术后可少食多餐。特别强调,患者若有糖尿病要注意米汤和果汁会迅速升高血糖,要增加监测次数,避免血糖过高带来的并发症,若出现上述情况后不能自行处理需及时就医。


对于西医而言,没有明确的忌口,一切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如果没有过敏,吃后没有不舒服的食物则不需要忌口。海鲜、牛羊肉、鸡蛋内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适量摄入可增加营养,有利于术后恢复,但强调一定要清淡拒绝油腻。



06

术后多长时间看一次医生?


一般情况下术后每月进行随访,持续6月;此后每3月复查,持续15个月,以后每年进行随访。随访要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肝脏功能、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改变的情况。每位患者自身情况不同,遵医嘱进行术后随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