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洪金宝元彪师傅是谁

如题所述

师傅是于占元,他们师兄弟7人,称为七小福。

七小福是京剧名武生于占元上世纪60年代在香港开办中国戏剧研究学院时所收的7位门生的总称。

七小福包括元华、元秋、元彪、元奎、元龙(洪金宝)、元楼(成龙)、元武。当年,于占元在京剧《七小福》中,选了这七位徒弟担任主角。

1971年,由于戏曲观众大量流失,于占元把中国戏剧研究学院结束,七小福各师兄弟只好各自谋生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60913.html?wtp=t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2
师傅是于占元,他们师兄弟7人,称为七小福。

七小福是京剧名武生于占元上世纪60年代在香港开办中国戏剧研究学院时所收的7位门生的总称。

七小福包括元华、元秋、元彪、元奎、元龙(洪金宝)、元楼(成龙)、元武。当年,于占元在京剧《七小福》中,选了这七位徒弟担任主角。

1971年,由于戏曲观众大量流失,于占元把中国戏剧研究学院结束,七小福各师兄弟只好各自谋生

于占元(Yu Jim-Yuen,1905年9月5日-1997年9月8日),中国男武术家、演员、戏剧教师,出生于中国北京市。

1940年在上海享负盛名,之后因战乱南迁中国香港。年轻时是京戏名伶,后赴中国香港后既台上唱戏又在银幕上演戏。1960年创办“中国戏剧研究学院”,收徒众多,其中包括洪金宝、成龙等。1997年9月8日去世。代表作品有《师父出马》《金刀怪客》《虹霓关》等。

于占元(Yu Jim-Yuen)(1905-1997年)收徒关正良、元庭(即吴明才)、元华、洪金宝、元奎、元彬、元德、元彪、元楼(即成龙)、林正英、元庆(即袁和平,跟随于占元学习武艺一年多)等。

“七小福”是于占元为徒弟们创作的一出以打为主的京戏,也是他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这帮徒弟有几十个,其中最固定、最出色者是元龙、元楼、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元武七人(注:成龙当时的艺名为元楼,元龙则是大师兄洪金宝的艺名。

待到后来,年长成龙5岁的洪金宝约满先行出师闯荡影坛时,成龙才顶了元龙之名),当然还有元秋,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借此组成了个“七小福“戏班,既让徒弟们多增加些演出经验,又可赚些银两,正所谓“一箭双雕”了。这便是后来对香港甚至世界影坛都产生深远影响、影迷心目中鼎鼎大名的“七小福”的雏形了。后来在电影《七小福》中,洪金宝扮演了恩师。他们在六十年代后陆陆续续的进入电影圈子担任龙虎武师、替身甚至主演,并逐渐成为八十年代的最重要的一帮电影人。
第2个回答  2021-04-02
成龙洪金宝元彪师傅是谁?
于占元。
很多人对于于占元这个名字都十分的陌生,但如果说到教徒弟,他比近些年因为甄子丹而全国闻名的李小龙师父叶问厉害得多。用桃李满天下形容于占元就再也合适不过。自世纪70年代起,在整个香港电影动作市场,只要有功夫片的地方都基本上可以见到于占元徒弟的身影。要么是替身、要么是导演、要么是武术指导、要么是动作设计、要么是主演、要么是反派等等。说他们撑起香港电影半壁江山也一点不为过。
于占元教育出来的徒弟包括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元武、元秋、元俊、元泰、元武、元宝等人都在动作片行业中有各自的成就,包括袁和平、袁祥仁、以及他的女儿于素秋都是他的“俗家弟子”。这班人不但是香港电影中的中流砥柱甚至佼佼者,更是影响到整个中国甚至是好莱坞动作电影。

我们常说的七小福是于占元创建的一出京剧,也是一个戏班,更是于占元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很多朋友都以为“七小福”指的是成龙等七个人,实际却不止。每次表演他们都派七人上场,不同种类的戏派的人也有不同。

1971年,由于戏曲观众的大量流失,于占元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终于维持不下去了,他的徒弟也就各自解散。然而在于占元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不但懂得尊师重道,多才多艺,更重要是懂得同气连枝,有饭齐齐吃。首先满师出道的洪金宝把自己的一帮小师弟们都陆续带入了影视界这一行。即使如今的成龙早就是名满天下的国家巨星了,但无论他是无名小卒还是国际巨星他都从来是被大师兄洪金宝欺负的。

据洪金宝透露,因为当年他们在学校只能说国语,所以到现在只要他们的师兄弟每逢见面都会情不自禁的转换成国语交流,几十年来,只要和班师兄弟聚在一起,大家瞬间变成了孩子,一见面就会吵架,就会顶嘴,就会互损对方,有时候甚至吵到翻脸。尽管如此,他们从来没有隔夜仇,可以说他们的关系甚至比很多亲兄弟姐妹的感情还深。
第3个回答  2021-04-03
很多人对于于占元这个名字都十分的陌生,但如果说到教徒弟,他比近些年因为甄子丹而全国闻名的李小龙师父叶问厉害得多。用桃李满天下形容于占元就再也合适不过。自世纪70年代起,在整个香港电影动作市场,只要有功夫片的地方都基本上可以见到于占元徒弟的身影。要么是替身、要么是导演、要么是武术指导、要么是动作设计、要么是主演、要么是反派等等。说他们撑起香港电影半壁江山也一点不为过。


于占元1905年出生在北京,年轻时候是京剧演员,名气不大。后来来到香港谋生,刚开始既在台上唱戏又在银幕上演戏,后来他创办了一所“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刚听名字,妥妥的国家一流大学的感觉,比起北京的中央戏剧学院的名字还有吓人。但要论规模,即使在香港众多戏校中也只算得上三流,校舍破败,条件简陋。但从成就上说,“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却一点也不差。


于占元教育认真,从来没有误人子弟。学生拜师、学艺、签生死约依足了旧式梨园行的规矩,父母一旦将孩子送入戏校,契约期内便要完全听凭师傅的教导照顾了。教育态度十分严格,来到学校不管你的家庭背景如何都一视同仁,当然鞭打棍锤是少不了的了。虽然于占元创校的初衷是为了谋生,但教育、养活这帮孩子也一点也不容易,据原本的大师兄元庭透露,他当时一顿就要吃九碗饭,而洪金宝要吃八碗饭。


弟子们在学校期间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唱戏、排戏、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如拉筋、劈腿、翻跟斗等动作。除了练功外,他们更要做打扫、清洁、洗碗等的事务。他们每天都是在接近十九小时艰苦训练中度过的。可以说,他们的童年是在体罚、打、骂、练中成长起来的。



于占元教育出来的徒弟包括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元武、元秋、元俊、元泰、元武、元宝等人都在动作片行业中有各自的成就,包括袁和平、袁祥仁、以及他的女儿于素秋都是他的“俗家弟子”。这班人不但是香港电影中的中流砥柱甚至佼佼者,更是影响到整个中国甚至是好莱坞动作电影。



我们常说的七小福是于占元创建的一出京剧,也是一个戏班,更是于占元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很多朋友都以为“七小福”指的是成龙等七个人,实际却不止。每次表演他们都派七人上场,不同种类的戏派的人也有不同。


1971年,由于戏曲观众的大量流失,于占元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终于维持不下去了,他的徒弟也就各自解散。然而在于占元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不但懂得尊师重道,多才多艺,更重要是懂得同气连枝,有饭齐齐吃。首先满师出道的洪金宝把自己的一帮小师弟们都陆续带入了影视界这一行。即使如今的成龙早就是名满天下的国家巨星了,但无论他是无名小卒还是国际巨星他都从来是被大师兄洪金宝欺负的。


据洪金宝透露,因为当年他们在学校只能说国语,所以到现在只要他们的师兄弟每逢见面都会情不自禁的转换成国语交流,几十年来,只要和班师兄弟聚在一起,大家瞬间变成了孩子,一见面就会吵架,就会顶嘴,就会互损对方,有时候甚至吵到翻脸。尽管如此,他们从来没有隔夜仇,可以说他们的关系甚至比很多亲兄弟姐妹的感情还深
第4个回答  2021-04-02
于占元
于占元,武术家,生于1905年的乱世中的京师顺天府(今北京)。年轻时是京戏名伶,后赴香港后既台上唱戏又在银幕上演戏。创办“中国戏剧研究学院”,收徒众多,当红明星洪金宝、成龙等。
收徒关正良、元庭(即吴明才)、元华、洪金宝、元奎、元彬、元德、元彪、元楼(即成龙)、元庆(袁和平)。
“七小福”是于占元为徒弟们创作的一出以打为主的京戏,也是他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这帮徒弟有几十个,其中最固定、最出色者是元龙、元楼、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元武七人(注:成龙当时的艺名为元楼,元龙则是大师兄洪金宝的艺名。
待到后来,年长成龙5岁的洪金宝约满先行出师闯荡影坛时,成龙才顶了元龙之名),当然还有元秋,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借此组成了个“七小福“戏班,既让徒弟们多增加些演出经验,又可赚些银两,正所谓“一箭双雕”了。这便是后来对香港甚至世界影坛都产生深远影响、影迷心目中鼎鼎大名的“七小福”的雏形了。后来在电影《七小福》中,洪金宝扮演了恩师。他们在六十年代后陆陆续续的进入电影圈子担任龙虎武师、替身甚至主演,并逐渐成为八十年代的最重要的一帮电影人。
于占元创办的“香港中国戏剧学院”,名字虽然取得唬人,但要论规模在香港众多戏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败,条件简陋,所幸师傅并未误人子弟,教得认真。学生拜师、学艺、签生死约依足了旧式梨园行的规矩,父母一旦将孩子送入戏校,契约期内便要完全听凭师傅的教导照顾了。其时香港的梨园行当还未被电影击垮,尚有很多观众捧场,因此需要大批戏曲演员,于占元正是看此机会才办起戏校来的,归根结底还是为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而已。
“七小福”是一出京剧,也是一个戏班,更是于占元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很多朋友都以为“七小福”指的是成龙等七个人,实际却不止。原来于师傅在一次京剧表演中,选了元龙、元楼、元彪、元奎、元华、元武、元泰七人担任《七小福》的主角(注:成龙当时的艺名为元楼),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借此组了个“七小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