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的王勃,为何会被唐高宗下令赶出长安城?

如题所述

       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可谓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聪敏好学,从小就显示出超于凡人的天赋,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进士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

      他见罪唐高宗是因为写作了《斗鸡檄》,坐罪免官。王勃为博沛王李贤的欢心创作出《檄英王鸡文》,结果此事被唐高宗无意得知。高宗觉得王勃非但不对王爷斗鸡一事进行劝诫,反而还写文怂恿鼓励,所以一气之下就将王勃给赶出了长安。王勃出生名门,又年少成名,从小都是顺风顺水长大,且王勃年纪轻轻便顺利考取功名,成为朝散郎。这个时候的王勃才十六岁,是当时朝中最为年轻的官员。不过也正是因为年轻气盛,不懂得宫廷争斗,不懂得揣摩人心,他才会因为一篇斗鸡诗而被赶出长安。

       其实,这个事情真的是挺冤枉的,事情也不是王勃挑起的,而是有一日沛王与英王相约斗鸡,王勃直到这个“斗鸡会”便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来为沛王助兴。原本只是一个文化人舞文弄墨为权贵活动锦上添花而已,但是却被唐高宗无限放大,认为这样是在鼓励沛王不务正业、不思进取,唐高宗迁怒到王勃身上,才被贬出长安。说实在,王勃写的时候应该是没想多的。   

       被流放之后,他去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再后来回到长安之后,授虢州参军,但是因为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回顾王勃的一生,系出名门,年少成名,却因不是人情世故,卷入宫廷的斗争做了牺牲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