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一词多义中的“举”的意思:

1.举起;擎起.《齐桓晋文之事》:“吾力足以举百钧.”


2.拿,用.《赤壁之战》:“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举出;提出.《屈原列传》:“举类迩而见义远.”


4.起身;腾起.《吕氏春秋?论威》:“兔起凫举.”


5.挂起;升起.《赤壁之战》:“中江举帆.”


6.推举;推荐.《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7.举用;任用.《屈原列传》:“莫不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8.发动;兴起.《论积贮疏》:“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9.举行;实行.《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0.举动;行为动作.《谭嗣同》:“全在天津阅兵之举.”

11.攻克;攻占.《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12.完成;成功.《孔雀东南飞》:“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13.生育;养育.《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母窃举生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14.检举;揭发.柳宗元《时令论上》:“恤孤寡,举阿党.”


15.科举;科举考试.《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又】应举;参加科举考试.韩愈《讳辨》:“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16.中举;考中.《芋老人传》:“乙先得举,登仕路.”

“举”字基本信息:

【拼音】jǔ

【汉字释义】

1.向上托;向上伸:举重|举手|举头望明月。

2.行动;动作:举止|举动|壮举|一举两得。

3.发起;兴起:举行|举办。

4.提出:列举|举例|举一反三|不胜枚举。

5.推选;推荐:选举|推举|举荐。

6.全:举国上下|举世闻名。

【详细释义】

1.共举,对举。 《后汉书·张让传》:"监奴乃率诸仓头迎拜于路,遂共~车入门。"

《三国志·蜀书·杜微传》:"微固辞,~而致之。"

2.同"舆"。车。

《墨子·公输》:"邻有敝~而欲窃之。"

萧嶷《自陈启·又启》:"出篱门外,乘~鸣角。"

3.同"舆"。众,多。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人众车~,万物殷富。"

《汉书》:作"舆"。

4.盛放酒器的礼器。同"棜"。

《仪礼·既夕礼》注:"棜,今之~也。"

5.科举时代考中举人。

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1588年)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组词】

1.枚举    

解释:一个一个地举出来。

造句:为了可用性需要由最终用户选择向他们显示的表示元素、属性和枚举值的单词,并且甚至可能需要为说英语的人员翻译这些单词。

2.举例    

解释:提出例子来:~说明。

造句:举例来说,如果你只是想穿着去工作,你的牛仔裤应该严格地为外出或在家附近散步所准备,这意味着你在选择洗涤条件和搭配条件时有较少的约束。

3.科举

解释: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每三年举行一次。

造句:他尽己所能克制自己,做好一个封建家庭的儿子:为参加科举考试而读书;接受一段无爱的包办婚姻,与一个目不识丁的女人结合。

4.善举

解释:<书>慈善的事情:共襄~。

造句:那些忘记善恶,只顾追求事实的人,与那些因欲望扭曲事实,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的人相比,更容易达成善举。

5.举凡

解释:<书>凡是(下文大多列举):戏曲表演的手法,内容非常丰富,~喜、怒、哀、乐、惊、恐、愁、急等感情的流露,全都提炼出一套完整的程式。    

造句:该保留区成功的经营,依据于《印第安法案》的规定,这套19世纪的法案管遍保留区内大大大小所有事务,举凡土地使用到任期两年的酋长,无所不包。

6.举行    

解释:进行(集会、比赛等):~会谈|~球赛|展览会在文化宫~。

造句:但是,作为一种谈判立场,它也是本周在意大利举行的G8会议中有关气候变化的谈判如此难以取得进展的一个原因。

7.抬举    

解释:<轻>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不识~。

造句:我住在我的这个小小的世界里,生怕使它再缩小一丁点儿。把我抬举到您的世界里去吧,让我高高兴兴地失去我的一切的自由。

8.举荐  

解释:推荐(人)。  

造句:举荐人是你在面试开始之前就应该要考虑的事情,而不是在面试快接近尾声时突然被要求提供时慌慌张张的去想应该说谁。

9.举重    

解释:男子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以抓举、挺举两种举法举起杠铃。

造句:为了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而增加肌肉力度,例如,他补充举重训练例如通过增加横向运动像蹲坐,缠绕和按压,单臂或单腿抬起和其他的变化。

10.列举    

解释:一个一个地举出来:文件中~了各种具体办法。

造句:许多人列举死亡于心脏病或中风的亲人为导致他们深入了解这种饮食的因素,这种饮食可以作为一个预防或逆转退化性疾病带来的影响的方法。

【相关成语】

    举手投足    

典故: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造句:穿着白色T恤卡其外衣出现在下榻旅馆的茶室里,他举手投足流露出来的不是超级明星的慑人魅力而是如禅宗僧侣般不经意的静谧气质。

2.举一反三    

典故: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造句:同时展示单位必需提供足够的资讯,让来自不同社区的人能了解计划的内容,或甚而能让他们举一反三地应用类似的内容至他们的社区。

3.轻举妄动    

典故: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造句:中国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在没有作出政治上的肯定之前,大多数的地方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轻举妄动,只是怀疑、观望,甚至冷嘲热讽。

4.举世闻名    

典故: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造句:每一个经过仔细评注的组别将举世闻名的经典和鲜为人知的作品加以整合,目的并非是进行行业总结,而是将艺术家的群体扩大到一个更广阔的范围。

5.举手之劳    

典故:一举手那样的辛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造句:Kidner女士建议“上班族”和家用电脑用户应该定期清理他们的键盘,她还补充到:“这只是举手之劳,但却可以有效避免你的电脑成为‘健康杀手’。”

6.不胜枚举    

典故: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造句:在我准备解决一个不熟悉的问题时,如果进度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失败将带来可怕的后果,我也曾踏上一个类似的悬崖边缘,这种情况不胜枚举。

7.举止言谈    

造句:那位女士举止言谈优雅得体。

典故: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8.一举两得    

典故: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造句:这一举两得,“既显示了本田的技术领跑者地位,”夏基说,同时又给本田一个机会“把这些公司中非常卓越的工程师们安置在ASIMO开发小组以奖励他们。”

9.举世瞩目    

典故: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造句:30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10.轻而易举    

典故: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造句:我们当然不是说你轻而易举就可以把钢琴弹得行云流水,而只是说在你面前扔一本乐谱你就能弹出一点什么,而初用小提琴你是做不到这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