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一吊钱,一文钱和一贯钱是多少?

如题所述

古时候一吊钱等同于一贯钱等于一百六十二枚铜钱;一文钱则是等于一枚铜钱。

历朝开始时铸的铜钱大,尚能足钱,后来越铸越轻,都不足一钱。而流通时又不论大小,都算是一钱,160个铜钱均不足一斤,所以才叫它是一串、一吊。至于一千则是与度量相匹配的,因为度量都是十进位,而钱有十六进位,为了计算方便,所以把十枚铜钱叫十钱,十六枚铜钱叫一百钱,一百六十枚叫一千钱。

为了方便携带和计数,一般都把铜钱穿起来。每一百六十枚用麻绳穿成一串,穿时每边放六十枚,底盖各加一枚,实际上是一百六十二枚,所以也叫一串、一吊、一贯。

扩展资料:

金银铜作为货币由来已久,但都是以重量为单位。金银以两为单位,铜钱则以斤、两、钱为单位。古代就有赏黄金(就是铜,而金则叫精金)多少斤的记载。

秦铸半两钱,汉初铸五铢钱(铢是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一个太重,一个太轻,都对贸易不利,后来才定为一钱一枚的铜钱,一直流传下来。

十枚铜钱等于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我国长期使用十六两为一斤的货币单位),等于160枚为一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文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2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1吊钱:康熙所记,“银每两换钱一千文”,这一千,俗称一吊。按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八》:“是日十三位道长,每一个马上人要钱一吊。一吊者千钱也”,说明,吊是以千计数。但各个地方,各个时期,多少钱为吊,并不一致。旧时北京,就以一百个制钱或十个铜元为一吊。所以,一吊钱价值多少,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很难说出准数,最准确的答案,莫如就说是一吊钱。

贯guàn〈古〉穿钱的绳索,即钱串。〈引〉用绳索穿钱(方孔钱),一千个(文)为一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03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1吊钱:康熙所记,“银每两换钱一千文”,这一千,俗称一吊。按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八》:“是日十三位道长,每一个马上人要钱一吊。一吊者千钱也”,说明,吊是以千计数。但各个地方,各个时期,多少钱为吊,并不一致。旧时北京,就以一百个制钱或十个铜元为一吊。所以,一吊钱价值多少,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很难说出准数,最准确的答案,莫如就说是一吊钱。

贯guàn〈古〉穿钱的绳索,即钱串。〈引〉用绳索穿钱(方孔钱),一千个(文)为一贯 一两银子换1000文(铜板,比如说康熙通宝),就是一贯,也就是两吊,现在有骂人的叫250即是半吊子。
第3个回答  2010-05-02
一两银子换1000文(铜板,比如说康熙通宝),就是一贯,也就是两吊,现在有骂人的叫250即是半吊子。
第4个回答  2010-05-03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
十个铜元为一吊;一贯钱是指一千个铜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