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由来是???

如题所述

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x0d\x0a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x0d\x0a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ResearchInstitute(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有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到1970年6月,MIT(麻省理工学院)、Harvard(哈佛大学)、BBN和SystemsDevelopmentCorpinSantaMonica(加州圣达莫尼卡系统发展公司)加入进来。到1972年1月,Stanford(史坦福大学)、MIT’sLincolnLabs(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Carnegie-Mellon(卡内基梅隆大学)和Case-WesternReserveU加入进来。紧接着的几个月内NASA/Ames(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Mitre、Burroughs、RAND(兰德公司)和theUofIllinois(伊利诺利州大学)也加入进来。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互联网。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x0d\x0a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2007年底美国网民数为2.18亿人,按照美国近年来的的网民增长速度估算,美国网民人数在2008年6月底不会超过2.3亿人,因此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万人。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互联网的便捷作用,随着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上网设备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是冰岛,已经有85.4%的居民是网民。中国的邻国韩国、日本的普及率分别为71.2%和68.4%。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有相似性的俄罗斯互联网普及率则是20.8%。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与互联网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中国整体经济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才能够更快地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互联网普及状况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发展潜力较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7
第2个回答  2018-09-07
互联网是通过电话和有线网络把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一个系统,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资助的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署的一个项目上发展而来的。为了实现相互通信,兰德公司以及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认为必须研制出一种新的被称之为“包交换”的系统。通过电话线第一次成功实现“交互信息处理”应用,是1969年的10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克兰洛克和斯坦福大学的道格拉斯?英格巴特的两台电脑之间。有时这一“交互信息处理”的首次应用也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序幕。
第一个网络是高级研究项目署(ARPA)资助的计算机网络,叫阿帕网。1983年,原有的“网络控制协议”被罗伯特?卡恩开发的“网络控制协议”(TCP/IP)所取代。1985年,军用从民用研究中独立了出来。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和鼓励下,大学入网数量激增,到1988年,系统扩容和连接的改进都在突飞猛进。
ARPA网在1990年退役,此时TCP/IP系统已经被更多地应用到了其他远距离计算机的网络协议中。1995年,联邦网络委员会把这种通过TCP/IP技术或其更新换代产品将全球信息系统连接在一起的系统定名为“互联网”。这一系统仍处在不断的成长和改变中,但是它保持自由进入的特点依然未变。21世纪之际,数以亿计个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5-08
互联网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科技研究计划局的ARPANET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可以互相连接的计算机网络,以便在冷战期间保障美国政府和军方之间的通信。随后,互联网逐渐进入商业领域,并在199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成为全球公认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平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