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有哪些流派手法?

如题所述

一、一指禅

一指禅是用大拇指进行推拿的方法。操作时大拇指对准治疗部位,贴着吸定穴位,不滑脱、不跳跃地推动,但又必须根据需要能随心移动。来回数遍,使经络上有温热感,穴位上有酸胀反应为度。一指禅治疗病种较广,如胃肠病、瘫痪病、头颈肩腰腿痛等症,都有较好疗效。此法强度不大,比较缓和,有舒适感,病人很易接受,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流派。

二、拍击法

拍击法是用手或用器械进行拍击的方法。一般用手握成空心掌在背部两侧拍击,拍击时有“砰砰”声。一次治疗,上下来回拍击数十次,拍得皮肤发红为度。拍击法也有用特殊的拍击器,如用钢丝弯成球拍状,中间以棉花添塞,用布条缠扎成拍,轻轻有节律的拍击。拍击头顶百会穴可治疗失眠,拍击头后部和两侧颈肩部可治头痛头昏,拍击手心和背部两侧可治消化不良等。再有用布做成直径约4cm、长约40cm的圆柱状布袋,布袋中充填棉花和中草药粉末,填结实,使成棍棒状,作为拍击器。术者手握该拍击器,在病人背部两侧拍击。操作时术者将拍击器匀力拍击背部,使拍击器的整个平面都接触拍击治疗部位,可有“嗒嗒”之声;声音虽大,但所拍击面也大,故着力并不大。如此在背部两侧上下左右来回拍击数十次,使皮肤发红为度。拍击结束,还需用祛风活血的中草药煎剂,以毛巾浸药汁,绞干后在拍击处做湿热敷。此法对腰背部筋膜炎等腰背病有很好疗效。

三、伤科推拿

这是对损伤病人的一种特殊治疗手法,是传统医学伤科的重要治疗手段,如用摸、接、端、提、折顶等手法,整复骨折和脱臼,然后用活血消肿中草药外敷,夹板包扎固定。又如对肌肉、肌腱损伤,用顺筋、理筋等手法,疏理损伤局部,使其消肿止痛。又如对筋膜、韧带损伤,术者都需用手醮活血止痛的中草药酒或药粉在损伤局部按摩,手法不宜重,以不痛为度。

每日一次,每次约10min。如果损伤后局部出现瘀斑,可用拇指指甲在瘀斑处掐压,掐成一条条指甲痕,用力要轻而缓慢,力度以病人耐痛为好。如此掐压后,翌日可见瘀斑明显消退并消肿。如能结合中草药内服、外敷,疗效更佳。

四、点穴法

指专在穴位上推拿的方法,用中指和拇指侧面点按穴位,点准后渐渐深入,并一点一松,在一个穴位上反复数十次。点穴法是以穴位治疗为主,所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非常重要,而且要选主穴和配穴,一手点主穴,另一手点配穴。例如,胃肠道疾病,选背上的俞穴为主穴,下肢足三里穴为配穴,上下呼应点按,使病人有明显酸胀反应后止。然后再选一对主穴和配穴如上操作。一次治疗可选2~3对穴位,需20~30min。点穴推拿主要依据经络学说理论,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点穴需手指有较大的功力,术者必须练习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在有木制点穴器代替手指点穴,也可有一定作用。

五、按压推拿

指用拇指或用手掌在身体某部用力向下按压的方法。按压推拿前,先要在腹腰背部或胸背部用拇指按压,探测有否敏感区域,然后在敏感区用力按压。每个敏感区按压一分钟左右,放松,再重复按压一次。同时,也可选择穴位上按压。一般胃肠道疾患,可在腹腰背部按压。呼吸道疾病可在胸背部按压,可治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患。按压法又用在按压大血管处,如按压腹主动脉搏动处,按得很深,按住约一分钟,然后突然放松,病人似觉有一股热流到达下肢。也可按压股动脉处,方法同前。此种按压法可治某些血管性病变。

流派手法很多,都有一定特色,仅介绍以上五种,供临床推拿治疗时选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8
流派手法:
1、点穴推拿
点穴推拿又称指压推拿、指针疗法。临床上主要是以手指按压点掐人体经络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基本手法是用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按压穴位,可不动或拨动或颤动或滑行。特点是感应强、作用快、损伤小。
2、内功推拿
手法包括擦拿、点分、合、扫散、理、劈、抖、搓运、拔伸、击等。其特点是强调整体观念,扶正祛邪,以少林内功指导患者进行锻炼。
3、滚法推拿
临床以滚法为主要手段,配合揉、按、拿、捻、搓和肢体被动运动而发明滚法。特点: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有关生理、解剖、病理等理论为实践依据;经周密检查之后,以轻巧灵活手法治疗。
4、正骨推拿
正骨推拿又称正骨按摩、伤科按摩。它是以矫正骨缝开错、筋结筋歪等一类骨伤疾病为诊治范围的一种推拿法。其基本手法为推、拿、按、摩、摸、接、端、提八法。
5、小儿推拿
强调手法操作程序: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
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如旋推为补,直推为清;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
重视膏摩的应用,并根据季节和病症的不同,分别选用葱姜汁,滑石粉或凉水等做介质进行推拿,既可保护娇嫩的皮肤又可增强手法的疗效。
6、一指禅推拿
常用手法: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其特点是循经,技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