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入园须知:新生入园家长须知

如题所述

暑假进入尾声,蹒跚学步的孩子已经长成了“小大人”,准备迈入幼儿园这个“小社会”打怪升级了。可脱离了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是否能够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家长们关心和担忧的话题。

9月新生入园需要准备什么呢?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平稳地进入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呢?今天就来从物质准备、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三方面来给家长提供一些入园前的准备建议。

一、入园物质准备

(1)幼儿名字贴专属的标识有助于孩子更快认识和找到自己的东西,在心理上也给他们一份安全感和归属感。小朋友在园的床上用品、衣物、书包等个人物品,都需要缝上、贴上或印上姓名。

(2)户外活动水壶家长提前准备好孩子的饮水壶,容量在250-300ml左右,避免使用玻璃材质,方便孩子户外活动时及时补充水分,慢慢养成按需喝水的习惯。

(3)上学小书包

与孩子一起准备一个小书包,用来装换洗衣服和水壶。特殊的标记不一定是名字,也可以是个性化的定制,如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的贴纸等。这也是为了培养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感情,背上自己挑选的书包去上幼儿园,装他自己的东西。

(4)备用衣物汗巾

孩子活泼好动,幼儿在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换衣物,所以家长要常备准备一套备用的衣裤(包括小内裤、袜子),在突发情况后孩子可以及时更换,避免着凉。同时,备用2-3条汗巾,孩子户外活动之后可能会出很多汗,干净的小毛巾可以便于孩子擦洗。可用分类袋收纳好,便于老师帮助孩子更换,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分类意识和整理能力。

(5)舒适运动鞋一双舒适且易穿脱的鞋子,可以确保幼儿安全不摔跤,可以让幼儿更安全地活动。尺码不宜过大或挤脚,奔跑时容易摔跤并且不利于幼儿脚部发育。尽量选择魔术贴粘扣的鞋子,便于幼儿尽快学会穿脱鞋子,获得自理能力的成就感。优先选择运动鞋。幼儿在园每天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皮鞋和凉鞋不适合幼儿户外活动。(6)孩子喜欢小玩具

一般幼儿园都允许初入园的宝宝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或者是陪孩子长大的物品。因为在陌生的环境中保留一些熟悉感,可以有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就像安抚巾一样,本质上是被子,但实际的功能是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7)个人头像照片

准备6-7张小朋友的个人头像照片,这些头像照片会贴在书包柜、座位、茶杯位、毛巾位等地方,帮助小朋友尽快找到自己的个人物品。

(8)幼儿园的床上用品

提前清洗、晾晒幼儿园的棉被、床上用品等,并记得做好标记,以免阴雨天气打乱开学的准备。

(9)入园所需要的资料

出生证、疫苗接种证、入园健康体检表等等。在入园前一周,建议家长对照幼儿园发的清单来一一进行检查,以免遗漏。

二、入园心理准备

幼儿园对孩子而言,是第一次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熟悉的朋友和家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摸索。所以,物质准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入学心理准备,避免孩子入园产生焦虑。

比如,多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趣事;带孩子去幼儿园周围熟悉熟悉环境,从而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欲望。入园前,跟老师问一下同小区里有哪些同班的孩子,提前让小朋友熟悉起来,这样孩子入园后有自己的小伙伴,就能很自然地过渡了。

三、入园技能准备

    培养孩子饮食习惯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是不是“吃饱”、“吃好”了,所以,入园前就准备起来,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让他觉得吃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另一方面,提前调整孩子的饮食时间及结构,与幼儿园的饮食安排越接近越好。至少胃肠不需要重新适应,利于消化吸收。

    调整孩子作息时间

    孩子在家的时候,妈妈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宝宝的活动。如帮助宝宝建立适宜的午睡习惯,一般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半至下午2点半。早上入园时间为7点40分~8点之间,晚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点。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

    独立如厕是孩子自理的最基础技能,它关乎孩子的自尊心建立,能够独立上厕所的孩子,入园后更从容,过渡期更短。从现在起,平时上厕所不要提前帮孩子脱好裤子,尽量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

    不要因为方便、省心,就让孩子一直用小水壶,因为幼儿园喝水大多用的都是水杯,让孩子用水杯喝水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双手协调能力。洒几次没关系,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找到不洒水的技巧。和幼儿园的生活方式保持一致,有助于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训练孩子表达需求能力

    在幼儿园总会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所以学会求助非常重要!有些孩子比较腼腆内向,不敢向老师求助。家长应告诉孩子,老师和妈妈一样,都很愿意帮助她。此外,家长还需教导孩子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当感到口渴时,要说:“老师,我想喝水”;当没吃饱时,要说:“老师,我想再吃一点”;当不舒服时,要说:“老师,我难受”等。

    提前培养学习技能

    幼儿园也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而学习技能的培养可以从学会倾听开始。家长应有意地训练孩子安静专心地听别人讲话,刚开始可以是一分钟,再到五分钟、十分钟,过程中可以让孩子重复你提到的内容,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5
  我们知道,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幼儿是在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三大环境影响下成长的。其中,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的影响力。幼儿入园后所接受的是正规科学、健康全面的系统教育,在家庭中幼儿同样又会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只有当这二者步调一致、相互吻合时,才能给幼儿以积极的影响。幼儿初次来园,因环境、人员的变化,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或种种不适应现象,这是正常的,家长也不必慌张,以免影响幼儿的情绪。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请您和您的家庭在幼儿入园前做到以下几点配合我们的工作:

  一、幼儿入园:

  1、每日入园程序:打好接送卡后,孩子先到门口设置的晨间检查点接受保健老师的检查,然后再到班级。等待检查时,提醒孩子按顺序排队。

  2、孩子入园前应进行健康检查,需:智力发育正常、身体健康,没有患医学上不宜入园学习的疾病。孩子所有疾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均须如实告知园方,以便我们更好的照顾,否则因此而产生的任何后果幼儿园将不承担责任。

  3、幼儿家长需将孩子的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爱好以及特殊的生活习惯告诉园方,以便老师更好的照顾。

  4、新生入园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要多激发孩子入园兴趣,切不可用“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不听话的话,老师会不喜欢你”等言语来恐吓孩子,使其对幼儿园产生不安全甚至畏惧心理。

  5、初入园时,无论孩子怎样哭闹或生点小病,希望家长信任老师,下决心跟孩子分手,千万不要欺骗孩子或给孩子一些虚假的,坚持送孩子入园,过一段时间后,孩子自然会习惯。放学时,请按时来接,尽量不要提前或拖后,以免孩子感到不安。

  6、尽量坚持每天上午按时送孩子来园,这样有助于孩子尽早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与学习。

  二、幼儿接送:

  1、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成长,请入园接送孩子的家长衣着整洁、举止文明。

  2、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及不影响其他幼儿的学习娱乐活动,请务必持接送卡,准时接送幼儿。

  晨送时间:早:8:00——8:30

  晚接时间:晚:15:40,开学初提前到15:30

  中午暂不午睡的孩子,家长事先与教师说明,中午接送时间为11:30。

  3、被委托来园接送幼儿的人员,应年满二十岁以上,必须持卡入园,并事前由孩子父母电话通知班级老师被委托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特征以及与幼儿关系。

  三、安全常识:

  1、勿让孩子入园佩带项链、小挂件等贵重物品,以免发生拉扯、刮伤等不必要的危险。

  2、勿让孩子将弹珠、小刀、钢币、打火机等具有伤害性的危险品带入幼儿园。

  3、配合幼儿园定期给幼儿修剪指甲(每周一),以免游戏中抓伤其他孩子。

  四、卫生保健:

  1、孩子感染传染病,如严重的感冒、水痘、麻疹、结膜炎、皮肤疱疹、口腔疱疹等,请勿送到幼儿园内,以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应及时通知幼儿园、及时就诊,并度过隔离期后凭医生开具的复学证明再来来园。对食物有禁忌的孩子,请家长及时向保健医生或班级老师反映,并登记。

  2、请假一个月以上的孩子需持身体无疾病病证明入园。

  3、如孩子需服药,请家长装好当天喂药量,注明姓名、用药时间及药量,交给保健人员并做好相应登记记录。

  4、园内为孩子准备了一餐两点,早点9:00,午餐11:00,午点3:00。早上请不要带早点来园进食,请吃好早点后再进班。下午孩子离园时请不要带点心来园,以免影响孩子的晚餐进食,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5、接送孩子的时候不要在幼儿园多逗留,避免事故的发生。新生入园及秋冬季节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所有班级每天均进行空气消毒,请家长尽量不要进入班级,以免病菌的侵入。

  6、根据幼儿园床铺的规格,幼儿园为每个宝宝代购了统一尺寸的被子、床单、席子、枕头、枕席。请家长在开学第一天将这些用品带回家清洗后,根据班级的要求再带如园。开学初夏季使用的毛巾被请自行准备。

  席子、枕席的清洁方法:用问水擦抹,阴凉处晾干。切勿用开水冲洗或太阳暴晒

  被子、床单的清洁方法:正常清洗,晾干后,在正面一端的角落用白色线绣上宝宝的名字。

  7、每两周的周末请家长把孩子的薄被、床单、枕套带回家清洗晾晒。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可每天给孩子带一两套可供更换的衣裤,以备尿床或其他不时之需。

  五、教育配合:

  1、请配合老师逐步训练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仪容整洁讲卫生,独立进餐不挑食,午休晚寝按时睡、自己衣鞋自己穿等;

  2、请配合老师教会孩子适宜的行为习惯:公共物品不占有、互相谦让有爱心、不争不抢懂礼貌、遇到问题找老师等;

  3、由于环境的改变,初次的集体生活,可能您的孩子会感到紧张和疲劳,请家长多注意孩子的健康。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孩子早上能够以愉快的心情来园。

  4、入园不要迟到,不要忘记应带的东西,因为孩子稍微有点心事,就有可能整天过得不安宁。

  5、关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如有什么担心的,可以直率地提出来与老师商量。

  6、晚上按时入睡,少看电视,养成午睡2.5小时的习惯。

  7、请及时回复《幼儿家园联系册》等家园交流工作,并随时留意园里的各项通知、查阅幼儿带回的资料;

  8、您还可通过家校路路通、电话、书信、网络或直接沟通的形式与我们交流。

  六、温馨特别提醒:

  除了上面的注意事项外,这里再提醒一下新生家长以下两点:

  1、初入园时孩子心理准备

  对于一个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幼儿来讲,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中长时间地生活,很自然地会产生不安全感及各种不适应的反应。家长应于幼儿入园前一段时间给予幼儿情绪上的辅导,告诉他(她)幼儿园及所在班级的名称,并结合幼儿的兴趣将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描述给孩子。

  2、初入园时的家长配合

  幼儿年龄较小,正是分离焦虑表现较明显的时期,所以幼儿来园难免有哭闹现象。但孩子这时的注意力也容易转移,在教师组织活动的情况下,孩子的哭闹现象会有所好转,但孩子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直觉形象性,看到家长(不仅是自己的家长)又会想家、想爸爸妈妈。所以为避免增加刺激孩子的机会,家长送完孩子后即可离去,相信教师会用适当的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之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如果妈妈舍不得宝宝哭,一哭,妈妈就妥协让步,很可能使宝宝形成习惯,久而久之,哭就成了要挟妈妈的手段,孩子的分离焦虑不但不能很好的解决,反而有可能加重。所以孩子入园后马上离开请不要在教室外逗留,或者在窗户外面偷看。

  对于初入园的孩子,妈妈要注意多问一些正面的话题,如在幼儿园里有什麽高兴的事啊,和小朋友们玩过哪些好玩的游戏啊,讲一讲班里有意思的故事等。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想妈妈了。本来孩子就觉得离开父母受了很大的委屈,再一强化,很可能使宝宝伤心备至,进而更对幼儿园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幼儿园里的事情,也不要勉强他,相信过一段时间,他高兴的时候你不让他说他也会说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