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雄狮在2岁后被驱逐出狮群

如题所述

了解狮子的朋友肯定都知道狮群的一个习性,那就是2岁后的小雄狮会被驱逐出狮群,“流浪雄狮”由此而生。那么,小雄狮的“流浪”仅仅是一场生存的历练吗?真相远没有如此简单。

狮群对后代会有“差别待遇”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重男轻女”无疑是最黑暗的时刻,在这种思想的灌输下,压抑了许多女性的能力,降低了女性的地位。尤其在我国的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流行了上千年,直到近代,人们才从这种“剧毒”的思想中解放了出来。

但是,作为自然界中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狮子却与古代人的做法截然相反。在狮群中,最让人羡慕的就是雄狮了,它“妻妾成群”,而且不用自己捕猎,再加上它霸气的鬓毛,俨然一副“王者”的风范。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显然不是。

狮群的主导者并不是雄狮

在许多人的眼中,雄狮被称为“狮王”,在狮群中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和领导权。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实际上,狮群的生活状态更像是我们人类社会曾经经历的“母系社会”。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母系社会是按母系计算血统和继承财产的一种氏族制度。放在狮群中,我们来看一下是否适用。

在狮群中,负责狩猎以及生育的是母狮,而且“狮王”的位置是会更替的(新的雄狮挑战),但是,不变的是整个狮群中的血统确实是偏母系的。举个例子,一代狮王与母狮们交配后,产下后代,此时,狮王完成了新旧交替,新的狮王会与年轻的雌狮(也就是一代狮王与母狮们的后代)再次交配产生后代。而且这种方式会循环往复的持续下去。所以,在狮群中,确实是以母狮的血统计算的。

其次是财产的继承。狮群的财产除了狮子本身外,就是领地了。表面上看,即使新老更替,领地也在雄狮手中,但是,真正占有且使用率高的还是母狮。再加上狮群每一代的后代都与母狮有着血缘关系。

综上,狮群的主导者确实不是雄狮,而是母狮。

狮群中的“差别待遇”

狮群中确实存在严重的“差别待遇”,这个差别体现在狮子的后代上。狮群对刚出生的狮子无论雌雄都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但是,从小狮子结束6个月左右的哺乳期后,雌雄小狮子的差别待遇开始出现。

第一点就是,母狮外出狩猎时,带着的小狮子都是小雌狮。有人会说,这不是挺好的吗?小雄狮不需要外出捕猎就有肉吃。确实,短期看,这种生活对于小雄狮来说很安逸。但是,看完小狮子的差别待遇第二点后,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第二点就是,在小狮子两岁时,小狮子们都已经到了亚成年的状态。此时,亚成年的雌狮正式加入狮群的捕猎大军,成为狮群中真正的一份子。而亚成年的雄狮则会被驱逐出狮群。

此时的雄狮不用说捕猎能力,就连真正的捕猎场面都没见过几次。所以,这次驱逐并不是一场流浪这么简单,而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小雄狮被驱逐的原因

偌大的狮群,偌大的领地,难道就容不下几只狮子了吗?当然能,但是不是雄狮。在狮群中,雄狮的数量大都在1-2头左右,这是一种生活习性。再加上狮群中的雄狮很少捕猎,所以过多的雄狮会增加狮群的负担。

而且雄狮在狮群中大都肩负着保护领地的职责,所以,一场历练是在所难免,而大自然显然是最好的历练场,只有在残酷的竞争中活下来的雄狮才配拥有“狮王”的地位,才配有繁衍后代的权利。

但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小雄狮被驱逐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决定了整个狮群的命运。那就是赶走小雄狮后,杜绝了近亲繁殖。近亲繁殖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动物中都有着诸多弊端,比如存活率低、容易出现先天的不足、影响后代的寿命以及后代的身体较弱等等这些负面的影响。

而狮子的驱逐小雄狮的习性完美的解决了近亲繁殖的问题。这可是一个关乎狮群生死存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实,狮子之所以能够站在非洲大草原上食物链的最顶端,与其群居的习性固然分不开关系,但是,一代代强大的基因才是它们能够“统治”非洲大草原的基石。因此,2岁的小雄狮就被驱逐,从此过上流浪的生活,虽然很残酷,但是这是狮子们能够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关键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