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如题所述

风险地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标准如下:

高风险区域的分类标准。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的场所,以及活动频繁,疫情传播风险高的工作场所和场所划为高危区域。原则上以居民区(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量调查结果调整风险区域范围。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第7天风险区人群全部完成一轮核酸筛查为阴性,降为中度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感染发生,降为低危区。

中等风险区的划分标准。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一定时间内停留和流动的工作场所,活动场所等可能存在疫情扩散风险的区域划为中等风险区,根据流动调查结果确定风险区范围。低风险区:根据实际情况,将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相关风险区划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解除后,相应的低风险区将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低危区对应的是预防区,不再是人们习惯的以前意义上的低危区。低风险区是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区域。相对于高,中风险区风险较低,但相对于无疫情的县(市,区,旗)存在一定风险。低风险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离开所在城市,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未发生疫情的县(市、区、旗)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