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班观看了我是中国人,这部电影使我们深受感动。这是一个病句吗

如题所述

我们全班观看了我是中国人,这部电影使我们深受感动。这是一个病句,属于句式杂糅,应该改为:我们全班观看了我是中国人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使我们深受感动。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二、句子杂糅的两种基本类型及改法。
句式杂糅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一句话里含两个意思,但这个句子结构前后套叠,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掺杂融合在一起。
比如,村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声吸引了同学们。
这句话看起来很别扭,因为它传递的两个信息扯在一起,意思被搅浑了。其实它表达的是两个意思。第一种为①村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声。
第二种为②锣鼓声吸引了同学们。
显然,锣鼓声在原病句中,既是前半句的宾语,又充当了后半句的主语。这样,本来是很清爽的两句话,现在被硬生生地凑成了一句,结果造成了杂糅的毛病。
那么,怎么改呢?有两种改法。第一种,把这个句子变成一个主语,让“锣鼓声”成为主语,就成了这样一句话:村口突然传来的一阵锣鼓声吸引了同学们。现在句子结构就单一了吧。
第二种,把这个句子分成两句。就成了:村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声,它吸引了同学们。
又如,有一篇《挖荠菜》的文章中,有句话这样说,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上,价钱也不贵。
句中的“整整齐齐”一词,是“码”(堆叠)的补语,有结构助词“得”做标志,它是补充说明动词谓语“码”的结果的。同时,它又从动作的方式方面去修饰另一动词谓语“摆”,是“摆”的状语,也有结构助词“地”做标志。这样一来,“整整齐齐”一词身兼二职了,它把例句中的一个动补句式和一个状动句式糅合在一个句子里,犯了句式杂糅的语病,不合规范。要改好这个句子并不难,只要把句子里的“地”字改为“的”字,再在它的后边添上个逗号,句子就既通顺而又不损原意了。就是这样说了: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的,摆在菜摊上,价钱也不贵。
句式杂糅的另一种基本类型是同一个意思,两种表达。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但是如果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在一起,就形成两句混杂,表意不清,或重复冗长的毛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2
病句 ,应该改为:全班观看了《我是中国人》这部电影后,我们深受感动。
第2个回答  2022-11-25
病句 应该改为:全班同学观看了《我是中国人这部电影》后,深受感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1-19
病句
应该改为:全班同学观看了《我是中国人这部电影后,深受感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