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流体性质

如题所述

根据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和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可见,小西弓金矿床成矿流体气相主要成分为CO2 和H2O,含少量的CH4,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主要为Na+和Ca2+,阴离子主要为和Cl-。通过本次显微测温结果并结合前人资料,认为小西弓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盐度主要分布在2.07%~19.99%NaCl(eq)之间,但大部分集中在4%~12%NaCl(eq)之间,为中低盐度流体。因此,小西弓金矿床成矿流体应属中低盐度的CO2-H2 O-CH4-NaCl体系。

小西弓金矿床流体包裹体镜下特征和显微测温结果(含CO2包裹体不同的气相百分比,相似的均一温度)表明成矿过程中发生了流体不混溶。潘小菲(2006)认为成矿过程中至少有三种组分(H2O-CO2-CH4)的不混溶作用。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该金矿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对应了石英脉型金矿石的早、中和晚三个成矿阶段,各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为早期含黄铁矿、毒砂、自然金和银金矿石英脉,中期含自然金、银金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和晚期的石英-碳酸盐脉,而金矿化主要发生在早和中两个阶段,即富H2O包裹体和CO2-CH4包裹体的重叠温度区间,表明多种流体之间的不混溶作用可能主导了小西弓金矿床金的富集(潘小菲,2006)。在均一温度-盐度协变图解中(图5-9),均一温度变化连续,但含盐度却存在较明显间断,数据点分为两组,一组为较高均一温度和高盐度流体,另一组均一温度与第一组相仿但略低、含盐度中等偏低的流体,两组流体包裹体构成了微弱的混合趋势。结合氢氧同位素数据,认为小西弓金矿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入了加热循环的大气降水,两者混合并对变质岩地层不断淋滤,在有利的构造空间导致金的沉淀。

图5-9 小西弓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协变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