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1、孩子总想买玩具,怎么办?
没有一个大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也没有一个孩子的教育,是简单的。
大多数孩子的童年,都是和千奇百怪、日新月异的玩具绑定在一起的,孩子们在对玩具的把玩和摆弄中,获得思考和乐趣,丰富和装点着儿时懵懂的愉悦时光。
但是,小孩子们的快乐,往往是由成年人买单的。
如今越来越新奇、怪异和精致的玩具,其售价也越来越昂贵,动辄数百元甚至数千元的“益智玩具”,披着拼装、动漫和感应的噱头, 越来越让起早贪黑、拼命赚钱的父母感到难以承受。
房价、养老和教育,再加上玩具,成年人的生活,真的是让人不堪重负。

所以如今的家长,一方面发愁着房贷和车贷如何按期偿还,一方面因为孩子的入学升学和中考高考而倍感焦虑,另一方面,又需要花费更多的资财,去满足现代社会给予孩子的层出不穷的欲望和需求。
关键是,生活在这个网络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你不给孩子买新奇和流行的玩具,就等于将孩子和同龄小伙伴进行了“社交隔离”。
所以孩子想要买的玩具,只要是合理需求,父母就得买。甭管孩子是玩几分钟,还是买回家就束之高阁,放在角落里“吃灰”。
这些都是必要的支出,不在于让孩子能有多少收获,而在于让孩子在同学朋友面前不丢人、不孤立,也不自卑。
这或许,就是成年人的无奈吧!

2、孩子不喜欢学习,怎么办?
说实话,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基本就是源自一点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对于深刻知识的探索,还有对身边事物运行规律的探究,再加上和其他孩子之间的攀比和追赶,足以支撑孩子在课堂上听讲,在学校外做练习。
问题是,父母、老师对于孩子的要求和希翼,远远不止60分及格和80分合格。有些父母想要孩子给自己争气,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和错失;有些老师需要学生们获得出类拔萃的考试成绩,给自己的任教资历、升学比率和职称评选添砖加瓦。
可是我们的孩子,在这种现实而又功利的教育氛围下,参与的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而是被逼迫、裹挟下的被动教育。

所以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愿意补课,甚至不愿意上学,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既然父母从未引导孩子,去理解和懂得求知的快乐;
如果老师很少教导学生,去感受和探求学习的愉悦;
如果社会和舆论,总是以中考和高考分数的高低,来“捧杀”一些孩子,然后贬低一些孩子。
如果作为父母,我们只是告诉孩子,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捷径,而从未告诉他,读书,是受益一生的乐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