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字的来历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一、“刘”字的来历

刘,读作liú或liǔ,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是杀,后延伸至表示斧钺类武器等。繁体“刘”因屈曲的“刀”(刂)被误作“田”而讹误为“鐂”。

“刘”字的异体字“鐂”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在发现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尚未发现“刘”字。篆文中的“刘”字左边是“金”(表质料),右边由上部的“卯”(表部分)和下部的“刀”组成,或将“刀”改为“田”而作“鐂”,两种写法中的“戼(卯)”字在甲骨文中意为杀牲的方法,因而“刘”字的本义为“杀”。

二、“刘”的基本信息

拼音:liú;部首:刂;四角码:02400;仓颉:ykln;86五笔:yjh;98五笔:yjh;郑码:SOKD;统一码:5218;总笔画数:6;笔顺:413422。

扩展资料

“刘”的组词

一、从善如刘 [ cóng shàn rú liú ]

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

二、王粲依刘 [ wáng càn yī liú ]

王粲投靠刘表希图施展才能,刘表因他相貌丑陋,又不拘小节,不予使用。后遂用“依刘表、依刘、依景升”等称依附有权势有地位的人。

三、和刘柴桑 [ hé liú chái sāng ]

何不与友人结伴,独身隐居的理由。

四、刘白 [ liú bái ]

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的并称。

五、刘累 [ liú lèi ]

传说中善于驯龙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 (汉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0

“刘”是形声字。

小篆字形:

从金,从刀,丣( yǒu)声。

1、本义:杀 。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

《诗·周颂·武》:胜殷遏刘,耆代尔功。

《书·盘庚上》:重我民,无尽刘。【孔传:“刘,杀也。”】


2、其名词性则为 斧钺一类的兵器:

《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孔传:“刘,钺属。”】【 郑玄曰:“刘,盖今鑱斧。”】


3、姓氏的“刘”来源有不同说法,比较可靠的是以地名“刘”为氏的。刘邑故城位于河南偃师市缑氏镇西南。

《左传》、《国语》等史籍记载,刘康公为周顷王的小儿子,是周匡王和周定王的同母兄弟,食采于刘,约于前599年前后建立刘国。刘氏自康公、定公、献公、文公、桓公五世,相继为王室卿士。刘氏还与晋国的范氏世为婚姻。春秋末年,晋国赵、魏、韩三家灭范氏和知氏,支持范氏的周王室受到三晋的责难,当朝卿士刘文公也受到牵连。刘国事迹自鲁定公八年(前502年)以后已无记载。 刘国灭亡的时间当在战国初年的周贞定王时期。

第2个回答  2014-04-15
1、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河北省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史称刘氏正宗。 2、出自姬姓,为周太王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其后裔以地为氏,便成姬姓刘氏。 3、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一、汉高祖刘邦为解除匈奴的威胁,将公主嫁给匈奴人领袖冒顿和亲。依照匈奴的习俗 ,贵者皆从母姓,于是公主所生子孙,便为刘姓。 二、齐人娄敬因多次向刘邦献策立功,刘邦赐其姓刘;又刘邦为了感谢项伯曾多次救助他,赐他刘姓,并对项伯的遗族多人封侯,皆赐姓刘氏;还有东汉的王常,曾起兵反对王莽,在昆阳之战中立大功,后被更始帝刘玄赐姓刘。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第3个回答  2017-03-22
刘的来源是斧、钺一类的兵器。
明·张自烈·正字通·刀部:「刘,钺属。」书经·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
《说文·金部》镏,杀也。从金,留声。”《玉篇·金部》:“镏,古刘。”《尔雅·释诂上》:“刘,杀也。”
《孔传》:“刘,钺属。” 孔颖达疏 引 郑玄 曰:“刘,盖今鑱斧。” 《广雅·释器》:“刘,刀也,” 《正字通·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
第4个回答  2014-04-15
刘”字本意: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古代为皇权之象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