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的繁体字的右边的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无别的意思。“汉”繁体字为“汉”,右半边笔画顺序为【“廿”+“中”+“一”+“大”】,原来右边是:堇,后来“去土从大“,变为现在的写法。

古籍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汉

1、〔古文〕㵄𣶔《唐韵》呼旰切《集韵》虚旰切《韵会》《正韵》虚汗切,音熯。水名。《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2、又天河也。《尔雅·释天》箕斗之闲,汉津也。《史记·天官书》汉者,亦金之散气。《扬泉·物理论》汉,水之精也。《诗·大雅》倬彼云汉。

3、又汉中,郡名,秦惠王置。《广舆记》今为汉中府。

4、又汉口,地名。《广舆记》汉阳府,本春秋郧国地,汉属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汉阳。

5、又州名,属成都府。《韵会》汉属广汉郡,唐置州。

6、又半汉,形容之辞。《张衡·南都赋》天马半汉。

7、又《辍耕录》今人谓贱丈夫为汉子。

8、又高丽方言谓白曰汉。见《孙穆·鸡林类事》。

9、又《集韵》他干切,音摊。太岁在申曰汭汉。亦作涒滩。

10、又《韵补》叶诗建切,音扇。《繁钦赋》长唐虎圈,回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云汉。

扩展资料:

汉,han,从水、难省声。

(1) 见于《诗经》,指银河。也称云汉 、银汉、天汉。也泛指浩瀚星空或宇宙。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经·大雅·荡之什·云汉》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诗经·小雅·谷风之什》 

(2) 形声。从水难(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3)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4)汉最早指汉水(今汉江),后刘邦发迹于汉水边的汉中,建国后称汉(历史上的汉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公元8年外戚王莽一度称帝,国号新。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汉朝因强盛且统治长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了今天的汉族、汉字、汉人等文化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5

“汉”(繁体)的右半边是“难”(繁体)的左半边,结构是【“廿”+“中”+“一”+“大”】,原来右边作:堇,后来“去土从大“。无别的意思。参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