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前身是创立于1912年的中国工程师学会,著名土木工程专家詹天佑任第一任会长,会员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会员487人,其中土建专业会员387人)。1930年以后相继建立了一些专门工程学会,作为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团体会员。1936年5月23日,中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在杭州成立,夏光宇任第一任会长,其活动与中国工程师学会联合进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1958年改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统一筹组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1953年9月20日在北京重新建立并恢复活动,茅以升任第一任理事长。
学会历史沿革概况:
1912年在广东、上海分别建立中华工程师会、中华工学会和路工同人共济会等学术团体;
1913年三团体在汉口合并,成立中华工程师会,1915年迁址北平,更名为中华工程师学会;
1918年在美国的中国工程师建立中国工程学会,1923年迁址上海;
1931年中华工程师学会与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于南京成立中国工程师学会;并确认1912年为创始年;
1936年中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在杭州建立,成为中国工程师学会的专门学会并联合活动;
1953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在北京重新建立,并加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
1958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性学会组织体制调整,学会组织实行挂靠制;地方分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直接领导;
1958年~1966年学会挂靠建筑工程部;
1966年~1972年学会挂靠国家建委,因“文化大革命”,活动停止;
1972年学会挂靠交通部(铁道交通合署);
1975年~1984年学会挂靠铁道部,1978年8月恢复活动;
1984年~2002年学会挂靠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及以后成立的建设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