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的主要分类

如题所述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降水量”是气象术语,按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气象站在有降水的情况下,每隔六小时观测一次。
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 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三种。
暴 雨:12小时内降水量50~8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 57~100mm的降雨。
大暴雨: 12小时内降水量85~100 mm或24小时内降 水量100~248mm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50mm或24小时内 降水量大于270mm的降雨过程。 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7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降水量测量一般是用口径20厘米的漏斗收集,用专门的雨量计测出降水的毫米数。如果测的是雪、雹等特殊形式的降水,则一般将其溶化成水再进行测量。
按降水的性质划分,降水还可分为: 雨或冰雹常呈阵性下降,有时也可看到阵雪。其特点是骤降骤停或强度变化很突然,下降速度快,强度大,但往往时间不长,范围也不大。如果在阵雨的同时还伴有闪电和雷鸣,这便是雷阵雨。
降水还是气候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