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如何修养的,有什么方法吗?

如题所述

  大学生道德修养是大学生的读书生涯的重要一环,更是成长路上重要一环,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呢

  大学生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祖国的国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激发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把握人生成才的方向,才能正确对待成才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境遇,不断排除成才道路上的障碍,勇往直前。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品德修养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必须善于总结提高,狠下功夫。思想品德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实践,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取得长足进步。

  我认为,修养可与素质等同,我们常常评价一个人说“素质高”,也就是所谓修养好,作为大学生思想修养可以彰显时代的风采,谈吐温文尔雅,气宇轩昂,举止落落大方,知礼敬让,遵纪守法,关注社会民生,要做到这些,大学期间的历练便不可放松。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可以确定自己学习的榜样,以先进人物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先进人物,可以是历史上的,也可以是现实中的,人一旦有了信仰,动力就会没有穷尽,从而推动自己前进。

  3、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强社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在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要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为个人的成长进步、为将来的建功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践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奉献自己的爱心,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与阅历,进一步提高自身觉悟意识与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规范,自我完善。

  并且,一个人的思想状况如何,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里的“行”就是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便谈不上自我修养、自我改造。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人们思想道德的形成,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为人处事的表现里形成的。

  伟大领袖列宁曾指出:“旧社会给我们遗留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社会实践完全脱节”。当代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了解国情、乡情,耳闻目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社会气象以及新问题,既激发了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雄心壮志,同时又看到前进道路中的不平坦,看到了教育同形势发展的差距,从而树立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不再局限于狭小的交际圈,而懂得把目光放得长远,把自己的人身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4、与时俱进,培养自己的时代意识

  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与时俱进,培养自己的时代意识。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的交织,前所未有的文明冲击与文化碰撞,使我们90后成为困惑的一代,我们这一代充满了个性,突破了所谓的苑囿,但同时也导致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职业选择方向难辨等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所以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图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做好我们该做的事。

  大学生修养的重要性

  一个人修养对个人成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个人修养伴随着人的一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完善。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修养好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对个人成功有决定性作用,这当中涉及个人诚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内容,通过专题的学习,使本人学会了人与人接触更应注意个人修养在此当中发挥的魅力,你的修养好与坏都直接通过你的言行传递给对方,是你能否融入社交圈子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人认为,一个人要想在个人的发展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加强个人修养的锻炼,专题学习教会了我们如何处世,如何尊重别人,同时让人尊重自己,学会如何与人互动、沟通,在礼仪层面上,我们学习如何约束自已的言行,提高自已的品味,使我在合法合理合情的范围内,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找到方向,为自已未来创造良好的人际球境。

  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包容一点,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与你的思想、观点,行动一致,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听专题的学习,不仅能在理论层面找到包容别人的依据,而且实际的案例也委好地作了解释,改变了本人原来的思维模式,打破束缚,本人在看人看物的态度一方面要分析别人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接受别人没恶意但不符合礼节的举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10
道德修养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水平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道德修养方法和实践:
1. **学习道德知识**:通过阅读书籍、上课、听讲座等方式学习道德理论和原则,了解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2. **自我反省**:定期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检查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3. **实践道德行为**:将学到的道德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践行道德原则。
4. **学习榜样**:选择道德榜样,如历史上的道德模范或者身边的道德典型,学习和模仿他们的行为。
5. **道德讨论**:与他人就道德问题进行讨论,通过交流和辩论加深对道德问题的理解。
6. **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人,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
7.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
8. **自我约束**:通过自我约束,如守纪律、自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9. **接受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接受正规的道德教育,不断提升道德修养。
10. **道德激励**:为自己设定道德修养的目标,并在达成目标时给予自我激励。
11. **避免诱惑**:远离不良诱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操守。
12. **持续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持续学习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道德修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个体不断地学习、实践和自我提升。通过上述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逐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