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间四平街风情有什么?

如题所述

清同治年间出版的刘世英的《陪都纪略》一书中,载有《陪京杂咏》一组诗,生动形象地描摹了当时四平街一带的市井风情:

买卖兴隆四平街,

车马游行阔大爷。

冷清破落城隍庙,

只靠搬灵起路牒。

当时,四平街是盛京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商业街,一些驰名的买卖都在这条街上。那时的这条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与中街各商号生意兴隆、热闹异常的景象形成明显对比的则是作为古城盛京重要象征的都城隍庙,此时由于年久失修,到同治年间已十分破落,冷冷清清。这庙里的道士,只能靠给人念经超度亡魂、搬运遗体和撒“买路钱”来维持生计了。

钟楼南对德盛门,

往来街上尽官绅。

每逢双日堂期至,

各署门前车马纷。

清末四平街

清代,盛京城的钟楼坐落在四平街,(中街) 至内治门(小东门),与福胜门(大北门) 里大街至德盛门(大南门) 里大街十字路口处,钟楼与德盛门城楼遥相对望。盛京城的官署衙门大多坐落在大南门里大街的东西两侧,当年盛京将军署,户部、礼部、工部衙门,奉天府和王府等都在这一带。因此在这条大街上,日常往来的多是穿鲜衣华服的官宦绅士。每到双日子,官署衙门坐堂办理公务的这天,在各衙署的门前,车水马龙,大车小辆和各式各样的轿子都聚了堆。

钱行银市在长安,

晓寺钟声聚殿前。

买卖俱称各多少,

忽然一语定了盘。

森罗海味聚山珍,

俗呼鱼行百货陈。

夏日一股腥异气,

晓来早步内治门。

鼓楼西去看猪羊,

税务衙门牛马行。

忆昔当年人市在,

笼沟石砌不寻常。

这三首诗,如一幅风俗画生动地再现了早年四平街一带的情景。

当年的钱行银市在四平街东靠近钟楼的长安寺。卖山珍海味和各样货物俗称“鱼行”的地方,在四平街东,钟楼东边不远的内治门(小东门) 里。四平街西,即鼓楼西是当时的税务衙门和牛马行的所在地。

牛马行这块儿,早先还是买卖人口的“人市”。说到此处令人不寒而栗。这三首诗现在读来,往昔景象还仿佛历历在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