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情是去了上海才知道的?

如题所述

有哪些事情是去了上海才知道的?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妹子,在没去上海读书之前,自以为做了很多去上海需要注意的攻略,但真真正正到了上海生活,才发现还是有什么差异。

 

比如我是在上海认识的年糕。我们这边只有一种糕是“油糕”,是用糕面炸出来的,一开始听说上海过节会吃年糕,我还真以为就是我所认为的“油糕”,因为我们这边油糕有“步步高升”的寓意,也适合于过节吃,后来才知道是韩国的那种年糕。

第二个就是,上海的硬币太多了!上海真的到处都是硬币,其实我在我们家乡这边,包括在北京,硬币的使用率是大大少于纸币的。那时候网络付款还没有很普及,所以我包里也有很多父母给准备的纸币,但有时候竟然在上海花不出去,我也是很郁闷了。后来在上海适应了硬币后,寒暑假回家消费,也被我们这边的商贩嫌弃,也是一言难尽。

 

第三个是上海人真的饭量小。我去了上海后,一般吃饭很少去食堂打有菜有饭的那种饭,因为给的太少了!我是一个很爱吃菜的人,在我们这边食堂还是比较大方的,基本都是自带饭缸阿姨给装菜,满满的一盆绝对吃很饱。但是在上海,我真的觉得一份菜一筷子就没有了,所以我常常会选择买盖浇饭或者面食,不然打饭又贵又少,我真吃不饱。

 

第四个是上海的盘子问题。第一次和室友同学一起去学校周围的小饭店吃干锅的时候,我的盘子是用来装食物的,然后会把垃圾仍在桌子上。但是除了我以外,当时宿舍的都是上海本地人,他们却用盘子装垃圾。于是变成了他们用诡异的眼光看着我,我用诡异的眼光看着他们,现在想想,我如同再用一个烟灰缸装食物。

 

第五个是,上海真的很大,我记得当时我去实习时,我从学校到实习单位竟然要两个半小时,当时我真的怀疑人生。而且每个区的方言竟然都不一样,可能杨浦区的人是无法与闵行区的人用方言沟通的,另外上海某些郊区真的环境很差,比如我所上学的大学城,其实是属于上海比较穷的郊区,真的不如我们二线城市省会,就是那种说起来在上海,其实在上海的郊区,还不如在老家省会呢。

还有就是上海人真的很爱吃甜。其实我们家一般是没有必备白糖的,做饭也不太会放糖,但是上海真的超级爱糖,什么食物中都会添加,导致我走到哪里吃饭都要告诉人家“不要放糖!”后来回了家乡,点凉面的时候也这么和卖东西的阿姨说了,阿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和我说他们从来不会往凉面里面放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在没来上海之前,脑海里是夜上海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是一个很繁华,高大尚的城市。来了之后,觉得除了有些奇特高大的建筑,就再也没有别的了。这里有很多卖奢侈品华丽的大厦,可是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只能看看。饿了能吃的地方也少,虽然处处都是小饭店,但是我能进的吗,没有路边摊。唉,也没有工作机遇,想找个前端开发实习的都找不到,但是有很多销售的职位,底薪都很低。在中环租一间几平米的房子都要一千多,没有厨房,五十平米的商品房里住了五户人家,公用的冰箱脏死了,现在里面还放着一碗从我来到现在已经将近六个月的猪肉,那霉都快爬出碗外了。公用的马桶每次上都得先擦一下。
第2个回答  2019-02-25
上海人过年不是每年的最后一天,而是腊月二十以后的任何一天,这是我去了上海以后才知道的,我一直以为全国的除夕就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结果到了上海才知道,他们只要腊月二十以后聚在一起吃个饭就算是过年了。
第3个回答  2019-02-22
作为上海人,生活在纽约第五年,真的万分想念上海啊,幸好最后一年了可以回去了哈哈!同样是大都市,环境真的脏乱差,地铁不用说了众人皆知的破旧不准点,中餐还算不错但真的没有大闸蟹每次就靠刷微博小红书看什么蟹黄面的图,纽约水果真的贵,夏天很难买到一整只的好吃的大西瓜,没有杨梅,没有荔枝。上海发展真的很迅速。每次暑假回国都觉得自己像进城。有次在面馆吃面付钱被问用什么支付我一脸懵心想还能用什么支付,结果人家的意思是是用微信还是支付宝还是现金,突然觉得真的是厉害啦就是已经普及到这种程度了。
第4个回答  2020-04-01
本人90后,来上海整整一年,目前是自己做点小生意,来到上海最大的感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有些人一出生的起跑线就是你拼命为之奋斗的终点线,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些伢叔阿姨,基本每个人家里的房子随便一报就是3.500万甚至更高,还有些人好几套房,有很多都是拆迁的。他们每个月退休金也不比一般的上班族少,来上海之前,以为上海像电视上海滩那样的灯红酒绿,来了之后才发现,上海租房很贵,没有夜市,遍地高楼大厦,生活节奏非常快,在这个高消费的城市,有能力的人还是能挣到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