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二战日本敢打美国却不敢打苏联

二战苏联加入法西斯,同盟军回赢吗

这是一个关于日本二战“北进”“南下”争议之问题。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1.日本两个军官曾因苏联打架
1941年6月22,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宣战。二战进入转折点。
此前一周,日本军部收到德国方面的情报,有人决意加入德国,与苏联一同开战,有人反对开战。
在日本一家料理店,日本陆军省军务局局长武藤章和作战部部长田中新一说着说着打了起来,田中主张趁德国打苏联时,日本与南太平洋英美开战。

而武藤章参加过侵华战争,认识到中国不可轻易占领,即便占领后也控制不住。因此他认为德国再强大,进入苏联必败。
“中国抗战口号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坚持下去,必然胜利’,苏联在这3个方面一点不比中国差。”
既然征服不了苏联,日本就不应该冒险与英美苏开战。
这是二战后期日本军部一个缩影。

2.天皇裕仁对苏联的印象
北进南下之争,一直伴随日本整个二战未停歇,保皇派、统制派、扩大派、满洲派等,都与此有关。
事实上,苏联确实是日本的梦魇。
就那这次武藤田中两人打架来说,2个月前的1941年4月13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才与斯大林密谋好,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为的就是在南下时不被苏联背后袭击。
打架后的12月8日,日本发动偷袭珍珠港,南下策略在东条英机主战派控制下得以实施。

这之前,天皇裕仁多次问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北边没有问题吧?”“如果北方压力增大了,怎么办?”
甚至到战后,裕仁被剥夺了政治权力后,美苏争霸时,日本被美国夹裹着再次进入备战状态,军费增加,这时躲在皇宫里的老朽裕仁,获悉消息后仍通过秘密渠道警告防卫厅:
“提高国防会刺激苏联,这是一个愚蠢的举动。”(1982年10月26日语。)

3.历史上,苏联不止一次打疼日本
除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与苏联开战,鲜有胜利。
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拖住了日本侵华的后腿;
1939年的诺门坎事件,直接干掉在东北的关东军。
1945年原子弹后,苏联撕毁未到期的中立条约,直接向日本宣战。
这些历史痛点一次次警告并将继续警告日本:招惹“北极熊”,没好果子吃。

4.“永远不要向莫斯科进军”
至于为啥苏联不可侵犯,经历过中国顽强抗战的武藤章,已经说得很实际了:
苏联面积大、人口多、军力强,气象条件外敌极不适应。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一句话可以回答了:
“战争第一规则就是:永远不要向莫斯科进军。”
因为尝试过的人都遭到了同样悲惨的结局,著名的有拿破仑、希特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4
因为日本曾经在诺门坎被俄军暴打一顿,之后就不敢对苏俄下手。导致了希特勒进攻莫斯科的时候,日军没有任何配合行动。既然德国对莫斯科动手了,苏俄也就与法西斯国家彻底决裂了,不可能加入他们的。
第2个回答  2019-04-04
当时不是不敢打,而是1939年已经动手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打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战役——诺门罕战役。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战事于1939年,在日、苏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导的苏蒙联军),但日、苏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失败结束。日、苏双方此后在二次大战中一直维持和平状态,直至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后,苏联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战并攻击伪满洲国、消灭100万关东军的八月风暴行动为止。

诺门罕战役中,日本关东军出动兵力共计10万多人、84辆坦克、180架飞机和400辆汽车。苏联朱可夫组织三路反攻。随后苏联增兵至机械化大军10万余人(另外动用铁路昼夜不停的运送来18000吨炮弹,6500吨炸弹,7000吨燃料,4000吨粮食和4000吨物资、3000辆载重汽车..... 苏军一共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515架飞机),日本大败,伤亡6万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