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题所述

是小时候有好吃的早餐、有亲切熟识的邻居、并且从小吃日料看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一点点建起感到很幸福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长大以后,看着各地的人涌入、不管是浙江台湾外籍的富商、还是安徽河南的务工人员、我都知道:我亲切的家乡不再是我的了。是熟悉了热闹便捷快节奏的生活、到一个安静的城市或小镇度假时觉得暂时的安宁无比的惬意、但在那里生活太久以后、依然怀念大城市的繁华、有时候,即使是看着车流人流和夜晚华灯初上的景象都觉得无比亲切和幸福。是五谷不分的文盲、甚至从未去过农田、但熟悉各国美食和零食。是觉得只有直接到自己家乡的飞机叫直飞、不理解坐了火车飞机再一路坐公车或者不能坐飞机直达到家的回途艰程。大城市的人也太多太多了、有小市民、有精致的小资、也有文青。于是我不再写了、因为我只想写大城市、而不是我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04
我觉得这个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城市一样,都有富裕和贫困的人,从小在不同阶层长大的人,生活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一线城市里的底层人生活,比小城市的宽裕家庭困难的多。不是所有一线大城市的原住民都很有钱,我原来的女朋友就是深圳原住民,但是家里还不如我这个背井离乡打工的。我上大学的时候也很惊讶有个外地同学居然第一次知道有洗热水澡的,他是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我另一个同学来自国家级贫困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他们那考察,得出结论是此地不适宜人类居住,整体给搬迁了。刚参加工作时,和香港同时聊天,被问到来深圳感觉什么最好,我说这里的公园不收费,他们被震惊了:什么,你们内地的公园还要收钱的吗,这可都是拿纳税人的钱盖的!当然现在我老家的公园也早就免费了。我刚到深圳的时候也被这里的发达所震撼,以至于后来去香港玩,刚下车也觉得香港不过如此,旺角也是如此破,不过在维多利亚港看对岸中环夜景时,还是被震撼到了,再后来去澳门玩,看到赌场酒店的奢华,又觉得这他妈才是资本主义啊!在上海坐出租,会感觉到上海的哥的严重自豪感,常跟我说,那些老外到了上海跟乡下人进城一样,跟上海本地的同事聊天,他们常常嘲笑北京,还真把自己当老大了。去到北京跟当地人聊天时,又会常常给我感觉他们仿佛在说,你们外地人真没文化,我们大北京怎样怎样。跟香港的朋友聊天,说真羡慕你们从小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他们会说没有啦,过几年就被深圳超过了。身边也有来自新疆西藏的朋友,跟他们说你们家真漂亮啊,又上旅游杂志了,他们会瘪瘪嘴,说从小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啊,不过听你这么说,回想起来也确实比这有特色罢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三六九等,和自己的文化特色,生活在其中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只有我们这种外来人才有特别的感受。
第2个回答  2018-09-04
广州对我而言不是奋斗的舞台而是家,很多人考大学拼死了也要考去所谓的一线城市,就是为了在大城市中找到一个发展甚至发财的机会。他们来这里多是抱着搏杀一番的心态,出门在外都是战斗模式,用着最努力的姿态去学习,去交际,去工作。但对于我来说,这里就是我家啊。我生于斯长于斯,珠江新城以前是怎么地荒芜而如今却高楼林立,一德路以前是怎么地车水马龙现在却大多铺头关门大吉。无论我是否需要金钱需要地位或者有多么迫切地想要成功,我心里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底,就是我再怎么倒回去,也只是回到这个城市的某个小角落某个小楼里那个从窗口就能看到儿时珠江新年烟花的屋子。哪怕心情很糟糕那怕贫穷潦倒,楼下的粥粉面档阿姨总是肯给我赊数吃牛腩粉的经历也会治愈和抚慰我。这样子的二十年的归属感和勇敢是我有幸出生于此能把这里当做家而不是战场的身份带来的。我不需要为了融入这个社会,每天梳妆打扮为和这里的本地人衣着相似,也不需要努力学习广粤,更不需要担心那家肠粉铺会不会不干净吃坏了肚子还要回老家拿医保看病。我的户口医保,我的房子,我的学籍,我的朋友家人都在这里,这里是繁华是破落都是和我息息相关。广州人有义务对这个城市以各种形式负责,而来这里稍作停留的人们,可能只是淘金者,卷够了财富就一哄而散,最后守住这里的美好和噩梦还是我和其它广州人。
第3个回答  2018-09-04
很多东西我可能理解得比较狭隘,但是我能理解香港人对大陆的歧视甚至仇视。因为外地人,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一个国际城市,包括我父母,也是在我6个月的时候,才来到了深圳。因为从小就在这里的缘故,我会认为这里才是我的家乡,我对这片土地有着很强烈的认同感。我住在宝安,在我小学 初中以前,还能周围用广东话交流,各种服务业,各种同学,也都是用广东话交流。然而到了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粤语已经成了深圳强势的非主流语言,这是让我痛心的,你们能够体会在自己的家,竟然不能说自己家乡话的悲哀吗?因为是一线城市,我买不起房,因为在一线城市,我不能在街上用家乡话跟别人交流,因为在一线城市,我更像那个漂泊的人。
第4个回答  2018-09-04
一个人出生在哪里,生活在哪里,就会觉得那里才是家。我庆幸我生活在成都,不是一线,但这里五光十色,什么都有。这些年成都人是越来越时髦了。我们既能面对北上广的繁华与现代做到不卑不亢,也能面对有些小县城的秩序混乱与落后而云淡风轻。我们不排外,不会有特别的优越感,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上一辈人上上辈人,或者我们身边的朋友,都也许来自曾经的田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