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如题所述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well-being)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表明,只注意生理健康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心理健康,这样才能增强身心适应能力。

  那么哪些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是健康的或是不健康的?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判断标准,以此作为对照。

  1、人格完整

  2、智力正常

  3、情绪健康

  4、意志健全

  5、适应能力强

  6、能够悦纳自己

  7、和谐的人际关系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上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只是一种相对的衡量尺度和一般要求,心理健康状态并非是固定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健康与否只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是永远。因此,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而要视其具体情况,全面地看待一个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