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不得超过三个月

如题所述

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员采取留置措施的,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如果要延长的,可以延长一次,延长的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依据我国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有权对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监察机关为了调查需要,可以将涉嫌职务犯罪的人员留置在特定场所,而在调查的过程中,检察机关可以对被调查人员采取留置措施。
也就是说,监察机关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三个月的上限是固定的。特殊情况下,留置期限可以延长一次,延长的时间也不得超过三个月,因此留置措施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而且延长留置期限审批程序十分严格,省级及以下监察机关延长留置期限的,除了经本级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外,还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
被调查人被留置的,人身自由会受限制,也会与外界失去联系,如果监察机关不通知被留置人所在单位和家属,他们可能会误以为被留置人已经失踪或死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测。所以监察机关应该及时通知家属。
《监察法》规定,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有碍调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留置措施将被调查人限制在一定场所,对于被调查人来说,如何保障其合法权益呢?除了上述的通知家属外,《监察法》中从安全、场所、饮食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规定。
(1)留置期间,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留置人的饮食、休息和安全,对患有疾病或者身体不适的,应当及时提供医疗服务,这既是保障被留置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适用留置措施,不得随意安排留置场所,应当在指定的专门场所实施,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监督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讯问被留置人应当合理安排讯问时间和时长,一般情况下,讯问时间应当尽量安排在白天或者夜晚十二点之前,讯问持续的时间也不得过长。
(4)调查人员讯问被留置人时,应当制作讯问笔录,必要时也可以让被留置人亲笔书写供词,讯问笔录应当由被留置人阅看后签名,以保证笔录的真实性。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留置时间是可以折抵刑期的,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四十三条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