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什么样的隐士文化?

如题所述

一、政权更迭频繁、少数民族政权较多,常出现多国并存的情况。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西晋灭亡以后,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纷纷建立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其中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政权,接下来的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的几个朝代也均为少数民族政权。
二、门阀制度盛行
门阀政治萌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时期。西晋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将势家大族的的特权固定下来,使西晋初步形成了门阀政治的格局。
门阀的形成,在统治阶级内部制造了一系列新的矛盾:门阀为了保障自己的特权,在政治上进行垄断,压抑排斥庶族地主,导致了寒门地主与门阀的矛盾和政治黑暗;门阀以家族利益出发,无所不用其极,各门户之间为此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导致了士族内部的矛盾斗争;门阀地位的世袭化,刺激了士族对权力的更高要求,又导致了皇室于士族的矛盾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决定和影响着以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两晋南北朝政治演变的主要内容。
三、文化的多元化
魏晋南北朝时代, 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文化多元的气象, 表现为两个层面: 一是学术思想上儒、玄、佛、道互相竞争、彼此渗透以及教育格局的多样化, 二是各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争奇斗艳。
四、隐逸现象流行
“隐逸”这个词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隐逸现象在先秦也已存在,再历经秦汉时期的发展,可以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很高的发展程度。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盛行,仅此时期正史隐逸传中的隐士就有一百多位,再加上不在隐逸传但具隐逸行为的士人就更多了。他们的隐逸行为推动了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使隐逸风尚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色。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的隐逸风尚有很多特点,可以说它凝聚了隐逸的精华。此时期的隐士爱好非常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好,他们喜欢饮酒,注重养生,生活过得逍遥自在。这些隐士们还具有很高的学识和德行,形成了魏晋南北朝的隐逸风尚的典型特征。此时期的逸之风凝聚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把玄远空灵的精神气质推至极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