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均工资是多少?

如题所述

中国人的收入是个谜,如果你逛各大论坛,你会发现个个都是富人。例如某乎的“刚下飞机,人在漂亮国,年入刚过百万。”某书的人均法拉利、劳斯莱斯,以致于中国的法拉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等豪车的拥有量已经超过了其全球销量。如果你看官方数据,国家又说中国有6亿人月薪不到一千元。那么月入一万,到底是什么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可以作为参考数据。该库最近的一次调查是在2018年进行的。北师大研究院在一篇文章中披露了对7万个样本进行分层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家庭只有1%,5000-10000元为4.52%;大多数在500-1500元之间,约占40.71%。
有小伙伴可能会抬杠,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失业者、学生等等不应该统计,因此数据偏低。如果你单看工薪阶层,数据肯定高得多。然而,当我们把样本缩小到本科生毕业生时,月收入超过1万的人依然是少数。根据麦可思2020的数据,包含奖金补贴的税前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应届毕业生仅占总人口的4.3%,6000元以下的占68.1%。即使是已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平均工资也只有8279元。
实际上,处在不同的城市和行业,收入水平会大不相同。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可以看出,并不是如我们印象中的北上广高薪遍地,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和西藏,广东仅排名第六,而且有且只有北京、上海、西藏中的非私企就业人员平均月薪达到一万以上。
统计局的数据也揭示了不同行业的薪资水平,2020年各行业平均月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IT、科研和金融。而且平均月薪过万的有且只有这三个行业。但是这三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高门槛,也各有各的问题。例如互联网IT行业,网上不断上热搜的996,35岁就中年危机说的就是这个行业。而科研,基本不是普通人能从事的,有很高的学历要求和专业技术门槛。金融业则一直被吐槽拿命换钱。
简而言之,月入过万在国内超过了99%的人,而要更大概率实现月薪过万,除了学历,还需要选对城市,选对行业。但收入不等于财富,也不等于幸福感,财富是相对的,幸福感也是相对的。正如月薪超过一万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含义。大城市月薪超过1万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所以月薪超过1万在大城市并不少见,同时因为大城市高收入人群和高消费场所较多,也更有可能产生比较效应。即使月薪1万,生活中有很多消费依然不敢尝试,因此会直接降低工资在人们心中的价值。
此外,当你圈子里的人的收入水平与你的收入水平差不多时,工资的心理价值会被稀释。大多数人在判断自己的收入水平时,看的不是收入本身的绝对值,而是身边人的收入等级。比如超过99%的中国人带来的幸福感远没有超过身边大部分亲朋好友带来的幸福感高。大多数人更关心比较。有人月入过万依然焦虑万分,有人月入3000却活得潇洒快乐。感受如何,关键在你自己,不是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