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律师函的真假?

如何判断律师函的真假?

近来,一些未取得法律执业资格的人冒充律师从事法律服务、以不正当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些为打官司不慎请到假律师的消费者,非但得不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反而因此惹上麻烦,甚至屡屡被骗。

假律师有哪些常用伎俩?如何识别假律师?遇上假律师怎么办?我们以案说法,给您提个醒。

·何谓假律师?·

顾名思义,假律师是指那些没有律师执业资格,无执业平台,也无固定办公场所,却仍然以律师的名义代理案件并收取报酬的人。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在所谓的法律咨询公司和信息咨询公司非法招揽、代理诉讼业务的人。

·现象·打官司:不小心请到假律师

因为遇到房产纠纷,黄先生想请一名律师打官司。在熟人介绍下,黄先生认识了郑某。此人自称是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律师,从业20多年,经验丰富,还称和法院、房地局的领导都很熟,让他代理官司保证能赢。

听了郑某信誓旦旦的保证,黄先生在未证实郑某身份和查看其是否有律师执业证的情况下,就将数千元代理费给了他。几天后,郑某又以请法院领导吃饭为由,向黄先生索要了一笔额外的费用。

没想到,几天后,当黄先生把郑某写的诉状递交给法院时,法院工作人员却告诉他诉状写得根本不符合要求。火冒三丈的黄先生赶紧跑到郑某所称的律师事务所,打算问个究竟。结果,该律所工作人员告诉黄先生,郑某几年前就辞职离开了。而且,郑某在这家律所工作时也并非律师,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感到不妙的黄先生连忙拨打郑某手机,但始终无人接听,郑某就此失踪了。

为了省钱,准备打一场离婚官司的张老伯也上过假律师的当。前段时间,张老伯到法院起诉离婚,还没走到法院门口,他就被自称是律师的王某拉走了。王某告诉张老伯,他有5年的打官司经验,可以代理张老伯起诉,“费用低廉,且保证能赢。”王某信口雌黄,张老伯却信以为真。

张老伯交了“律师费”后,王某很快便替他写了一份有模有样的离婚诉状。可当张老伯拿着诉状走进法院请求立案时,却被告知这份诉状从内容到格式都不正确,法官建议张老伯重写一份诉状后再来。张老伯这下发急了,“我交了钱请了专业的律师,怎么会写得不对呢?”回到家,张老伯仔细看了授权委托书,这才发现上当了原来,所谓的律师委托合同上压根儿就没有律师事务所的名称,更要命的是,上面写的“王律师”的工作地点,根本查无此地。

“花钱请了个律师,没想到是假的。白白被骗了一笔‘律师费’。”懊悔不已的张老伯,气得请朋友替自己写下一份新诉状,要把王某告上法院,讨个说法。

事实上,随着法律服务市场的日益繁荣,近年来冒充律师为当事人代理诉讼或者提供非诉讼服务,并从中牟利者,不在少数。这些假律师因为没有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制度的约束,经常在代理诉讼的过程中做出乱承诺、瞎报价、拉关系、作假证,甚至鼓励当事人采取极端手段来解决法律纠纷等行为,这不但扰乱了正常的法律服务市场,也使得一些当事人缠讼闹讼现象较为突出,实质上损害了当事人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司法的公正与公平。

·调查·

假律师:四大伎俩骗钱财

记者调查发现,时下的一些假律师,或多或少都有点法律界的背景,有一些过去有律师执业资格,但已被吊销、注销或按照规定不再予以注册;也有一些曾在司法部门工作或在司法部门有一些人际关系。不过,还有一些则纯粹是为获得不正当的经济利益、肆意编造谎言冒充律师行骗的骗子。

假律师一般是主动找那些不注重自身形象和执业纪律的律师事务所合作,或找到一些法律服务中心,以“顾问”等名义借助平台,揽下案件,非法执业。

通常,假律师惯用以下伎俩骗人:

一是装腔作势,冒充律师。假律师一般不会主动承认自己不是律师,有的虽然没有主动、明确地打出“律师”名号,但却从事着法律规定只有执业律师才能从事的法律服务业务。如果有当事人要求索看其律师执业证,假律师一般都会找借口推脱,比如称律师执业证只有法官才能看等,许多人不懂得这些,很容易被蒙过去;

二是回避法律,违规代理。在遇到一些没有资格代理的案件时,假律师往往都有一套说辞:“我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为你代理这个案子吧。这样一来,既给你节约了费用,我的出庭程序也简便,咱们的办案时间还快”;

三是故弄玄虚,鼓动当事人打官司。假律师常把一些胜算不大,甚至根本没有必要打下去的官司说得非常简单,鼓动当事人进行诉讼,从而收取代理费,骗取钱财;

四是自我吹嘘,包打天下。假律师一般业务知识有限,所以很喜欢炫耀自己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如何铁,以骗取当事人信任。

·说法·

假冒律师接案,可究刑责

我国《律师法》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法律同时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此外,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冒充律师从事法律服务查证属实的,公安机关将责令其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可见,假冒律师身份从事诉讼代理业务,不仅属于违法行为,而且情节严重者还将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当然,我国法律也规定,律师以外的人可以“公民代理”的身份,受托担任他人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不过,除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外,其他公民是否可以代理他人进行诉讼,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查和许可。

·提醒·

如何识别假律师

一、正规律师都有律师执业资格证,当事人也可以根据律师执业证号码到司法局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其真伪。对于确实具有律师身份者,还应查看其律师执业证与所在律师事务所的所名是否一致、注册日期是否过期;并留心查看执业证最后一页上有无该律师受处罚的记录;

二、正规律师会在律师事务所接待当事人,且按规定须以律师事务所名义与当事人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而假律师往往喜欢在一些非正规场所接待当事人,且经常不与当事人签订书面合同;

三、正规律师收费会给当事人开具正规发票,假律师一般出具的是费用收据甚至是白条。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目前还存在一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他们也能向当事人提供一些法律服务,但只限于民事、行政案件以及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业务,不能代理刑事案件,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律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3

1、律师函的格式和内容均较为严谨,一般阅读上不能发现其专业性,就值得怀疑。

2、通过查询律师函中发送方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假的联系方式无法查询核实或不匹配。

3、携带原件,直接前往该律所核对。

4、通过网站或114查询该事务所号码。

扩展资料:

1、律师函它的本质是一种委托代理进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为,对于诉讼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律师函并不是真正有效,具体还要法院的认可,如果法院不认可,则是无效的律师函。

律师函必须要有律师签章和盖章,代表对此涵负有法律责任,如无则为伪造。如受到威胁、恐吓、损失、等,可向公安机关报警,追究委托人以及律师的责任。

2、它存在两层法律关系,一是律师与委托人之间的授权委托关系,这一层面是核心的法律关系。二是律师与受送主体之间的代为函告的法律关系。律师函应根据委托人的合理要求而给予对方通知或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向送达对象解释事由,以便送达对象做出决定。

律师函只代表声明作用,并不代表法院认可,如果委托人,以及律师利用权力伪造,造假律师函给受害者,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受害者收到恐吓、威胁、损失等,应当报警处理,追究委托人,律师的责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律师函

第2个回答  2021-09-05
律师函真假辨别,从内容,外观、资格等核实。

1、内容,律师函的内容客观公正真实,对于事实描述比较客观中立,对于法律责任讲得有理有据,如果缺乏这些的,可能是假律师函,是冒充律师、律师事务所发的,比如内容夸大其词,缺乏事实依据,法律责任没有法律依据,内容恐吓吓唬的用词很多。
2、外观,律师函有律师签字,有律师事务所盖公章,有律师信息姓名电话等,有律师事务所信息电话地址全名等,如果这些信息不全,或者缺乏,或者明显错误,或者律师不存在,律师事务所不存在,则是假律师函。
3、资格核实,律师函的律师、律师事务所真实存在,也是确认是该律师、该律师事务所发的签名,而不是其他公司或个人冒充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可以在当地的司法局或律师协会官网查看,再和律师事务所、律师确认其律师函本身是真的,是他们发的,不是确认内容的真实合法性。常见的冒充是咨询公司或个人,讨债公司或个人冒充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发函。
4、遇见冒充发律师函,冒充律师或律师事务所的,进行诈骗的可以拨打110报案,同时拨打当地的12348、12345进行投诉举报。律师函内容失真,违法,等可以拨打12348、12345进行投诉律师和律师事务所。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1,律师函的格式和内容均较为严谨,一般从主观阅读上不能发现其专业性,就值得怀疑。

2,通过查询律师函中发送方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假的联系方式无法查询核实或不匹配。

3,携带原件,直接前往该律所核对。

律师函(Lawyer's letter),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1、看公章
2、在网上搜一下公章里的这个律师事务所是不是真的存在
题外话:
律师函真假没有太大实际意义,即使是真的,它也只是个告知性质的书面文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