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的历史?

中国古代足球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所以说,足球的故乡是中国。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而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国,是来源于12世纪前后他们和丹麦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看到地上有丹麦士兵的人头,由于英国对丹麦士兵非常痛恨,便踢起了那人头。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 所谓的《剑桥规则》,即是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现在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在英伦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归程草拟出来,但有些条文却离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比如当时有这样一条:当球从球门柱之间进入或在上面的空间越过,不论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击、运进去的,都算赢一球。那时球员的位置与阵形也不同于今天:每队一名守门员、一名后卫、一名前卫和八名前锋。制定规则不久,阵形有所改变: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三名前卫和五名前锋。所以上场比赛的队员就是十一人了。 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 ,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前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完成的。
【汉代蹴鞠】
汉唐两代是中国古代足球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发展成直接对抗的竞赛。到了唐朝(公元六一八至九○七年),蹴鞠所用的皮球,由内填毛发改为由人用嘴吹气,同时用两个球门代替“鞠室”。至宋代(公元九六○至一二七九年),蹴鞠更发展了双球门及单球门的竞赛,还有称作齐云社或圆社的球会组织出现,而且所用皮球由人用嘴吹气,发展到用气筒打气,愈来愈接近现代足球。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经过汉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甚至出现了按照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有比赛巅球次数的“打鞠”,有场地中间挂网、类似网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还有了设立球门的比赛,这种方式每队有一定人数和固定位置,规定队员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动。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足球活动。《战国策》和《史记》是最早记录蹴鞠的文献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现山东临淄)流行蹴鞠活动,后者则记载,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方式(“蹹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世界最早的足球入选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
【宋前蹴鞠简况】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汉代的《西京杂记》、《盐铁论》、《蹴鞠新书》、《刘向别录》中都有关于蹴鞠的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蹴鞠之习依旧流行未衰。唐代时,蹴鞠仍是一项很普遍的运动,杜甫有诗曰:“十年瞰鞠将雏远,万里秋千风俗同”。但是,却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三: (1)有了充气的球:《宋朝事实类苑》中载:“颜师古注霍去病芽域踢鞠云:‘鞠以皮为之,实以毛,蹴蹋而戏也。’颜谓鞠乃如此,至晚唐己不同矣。”徐坚《初学记》:“今蹴鞠曰戏毬。古用毛纤结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 (2)设立了球门:《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岂非时鞠之变欤?” (3)踢法多样:双球门踢法:唐人仲无颜《气球赋》中有记载。单球门踢法:从《蹴鞠图谱》中可窥一斑。无球门踢法:一人或几个人单独踢,称为打鞠;二人对踢叫白打;三人以上共踢称为场户,如三人场户、四人场户。
【第一个有记载的球迷】
西汉时期的项处是第一个有记载的球迷,不过他的经历却很不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叫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然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狂热“球迷”。
【史上第一份首发名单】
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恐怕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了。
【足球的历史】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赵国人学会了骑马射箭。赵王经常带着其亲信骑着马出城闲逛,好不威风。一日,来到一树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数只,国王金口一开,“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惊吓之中,野兔横冲直窜,从马群的平缝中纷纷逃去,一无所获,众人摇头叹着。一谋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献计“大王,这种围堵很有趣,我们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宫门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赵王大加赞赏“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于是,足球运动便在中国诞生了。但当时还属于骑在马上运动,称之为“蹴鞠”。 到了汉代,有了专供比赛的足球场,称之为“鞠城”,鞠城为长方形,两端各有6个鞠室,呈月洞形,互相对称,场地四周有围墙。唐代是蹴鞠活动的昌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有了很大发展,而且足球运动开始对外出口,首先登陆的地方的英国。 蹴鞠本是作为一项完整的产品对外出口,便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交通工具十分落后,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蹴鞠在到达英国时,马匹已经累死,只剩下一个球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球,英国仍视之为珍宝,只限为王室的专有活动,禁止民间享受这种娱乐活动。 11世纪,丹麦人入侵英格兰。一天,英格兰人在挖战场时,偶然挖出了几个丹麦人的头骨。想起丹麦人入侵的罪恶,这些英格兰人极为愤怒,他们抬脚狠狠的冲着骷髅头踢去,解愤之余,又颇觉有踢足球的乐趣。于是,挖战场的英格兰人越来越多的参加了这个踢“球”的行列,一群小孩见了便也来踢,不过他们发现头骨踢起来脚痛,于是用牛膀胱吹气来代替它——这就是现代足球的诞生。这种爱国行为打动了英国国王,为了奖励人民,英国国王下令王室足球对民间开放。很快,足球运动在民间传播开来,成为流行的体育娱乐活动。 12世纪初,英国开始有了足球赛。比赛是娱乐活动,一年两次,一般在两个城市之间举行。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抛,比赛就算开始。双方就会一捆而上,大叫大喊,又踢又抱,哪一方能将球踢进对方的闹市区,哪一方就算胜利。如果球中途窜入居民屋里,运动员也就一窝蜂的冲进去乱打乱踢,常常把屋里的东西砸得稀巴烂,房主只好自叹倒霉。路上行人碰到球滚来,就会遭受一场飞来的横祸。因此在当时,球赛一来,人们就得躲避灾难,关门闭户,一直到球赛结束,才恢复正常。这样的球赛遭到市民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便下了一道禁令:规定足球比赛要在空地上进行,进入闹市区者重罚,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的足球场。 1863年10月26日,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运动组织——英格兰足球协会,并统一了规则,现代足球运动正式确立。 中国古代把脚踢球叫“蹴鞠”。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蹴鞠游戏。西汉时修建有“鞠城”,专供竞赛之用。唐代是蹴鞠活动的昌盛时期,出现了用灌气的球代替了过去用毛发之物填充的球,称为“气毯”,并用球门代替了鞠室。而在西方,公元10世纪以后,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一些国家有了足球游戏。到15世纪末有了“足球”之称,后逐渐发展成现代的足球运动。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运动组织——英国足球协会,并统一了足球规则,人们称这一天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这次制定的足球规则共14条,它是现今足球规则的基础。从1900年的第2届奥运会开始,足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它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联在巴黎成立。1930年起,每4年举办一次世界足球锦标赛(又称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取消了对职业运动员的限制。从此,现代足球运动日益发展。 在中世纪的英国,足球以成为许多年轻人所热衷的一项活动。 他们在狭窄的街道上追逐皮球,经常将皮球踢到街边人家的窗子 上。于是英国国王不得不下令禁止踢足球。从12世纪到16世纪, 英国国王先后四次发布过“足球禁令”。不过,由于足球运动的特殊魅力,禁令也未能使它夭折。 1835年,在英国谢菲尔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 1863年,在英国又成立了第一个足球协会。从此,有组织的、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足球运动开始从英国传遍欧洲,传遍世界。在19世纪末,足球运动在西欧国家已相当普及。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就将足球列为比赛项目之一,结果丹麦队以9:0 战胜希腊队,成为奥运会足球比赛的第一个冠军。 1904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个国家的足球协会在法国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并推选法国人盖兰为第一任国际足联2010南非世界杯主席。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browse/12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30
1、古代足球发展
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

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 .枚乘传》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现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完成的。
2、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
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足球运动逐步从欧美传入世界各国,尤其是在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更为盛行。越来越多的人走向球场,投身到这一富有刺激性和畅快感的运动中去,以至于一度将足球运动开展得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率先为足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皇后大街弗里马森旅馆成立了世界第一个足球协会—— 英格兰足球协会。会上除了宣布英格兰足协正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过了世界第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
英格兰足球协会的诞生,标志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而,人们公认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兰足球协会成立之日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蹴鞠.
  在中国古代古文献里,蹴鞠最早的名字叫做"蹋鞠",被称为中国古代的足球,而这项体育史上最令人神往的球类运动项目,就是中国古代球类游戏家族中最大的成员。

  早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叫刘向的学者曾在他的《别录》一书中这样记述道:"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转引自《太平御览》卷754),其子刘歆在《七略》一书中也提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转引自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41)。这里,都把蹴鞠起源的时间定在四千六百年前的黄帝时代,因为黄帝时代尚无文字记录,所以刘向父子都说是传言。那么,这是不是事实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条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资料: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了一件帛书--《十大经o正乱》。此为专门记述黄帝战胜蚩尤之事的一篇帛书,其中有一段内容涉及了蹴鞠起源的传说:"……黄帝身禺(遇)之(蚩)尤,因而擒之。……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其大意是说,大约在4600多年前,中原的黄帝部落与南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河北涿县)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场大战打了好些年,后来黄帝部落取得了胜利,擒杀了蚩尤。为了发泄余恨,黄帝便将蚩尤的胃塞满了毛发,做成球让士兵们踢。黄帝是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当时还没有文字记载,所有的社会文化,都是口授相传的。当时有没有创造足球游戏的可能呢?这条资料当然不能作为信史来使用,但结合人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看,至少说明像足球一类的游戏已经萌芽了。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从文化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相同的文化和自然环境有可能产生相类的文化形态的表现形式,所以说,这类最早的球类游戏的出现并不一定只限于某一个区域。

  比如,我们从考古学的相关资料来看,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长期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多次在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新疆、云南等黄河、长江流域甚至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过许许多多的石球、陶球遗物和相关的岩画资料,尤其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云南沧源县境内的高山峭壁上发现的距今3400年前的岩画,还绘有多人玩球的图形。而这些地区并不是仅仅限于距今五千多年前黄帝部落游牧的地区,其遍及的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无论从实物还是传说来看,人类很早就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了创造这种球类游戏的能力。

  上面的这些传说和考古发现,虽未能完全证明古代蹴鞠的起源时间和具体地点,但却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球类游戏已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都说明中国是世界上"球类游戏"起源最早的地区。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足球史专家和国际足联的认可,请看下面这些资料:

  1975年由(阿尔道舍夫·齐鲁曼)所著的大型《世界足球史》(该书于1977年由日本人大竹国弘翻译成日文,当时的日本足球协会理事冈野俊一郎等监修),在第一章《足球的诞生》中,作者在对比分析了古代欧洲各个地区,如古希腊、意大利、英国以及美洲地区出现的类似足球的活动形式后,明确指出: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及美洲地区要早得多,在公元前的2697年的黄帝时代,足球这一球技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了,其名字就叫做"蹴鞠"(作者在这里做注说:引自西汉人刘向的《别录》一书的记载)。直到周代结束前(公元前256年),这一球类形式不仅在士兵中,就是在一般民众中也广泛地流行了。文中还着重指出,春秋战国末年的齐国宣王时代(?-前301年),齐国的都城临淄已经非常盛行这一运动了。

  1985年,在中国举办的首届"柯达杯"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开幕式上,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先生在致辞中说,足球运动起源于这里,并且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无可争议的。
  2001年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亚洲足联举办的教练员训练班上所作的《国际足球发展史报告》中,又再一次强调:"足球发源于中国"。

  2004年2月4日,国际足联副秘书长热罗姆·项帕涅在伦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虽然有不少国家都认为自己是足球运动的诞生地,但研究国际足球的历史学家有确切证据表明,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他还说:"国际足联将于今年夏天亚洲杯赛期间,正式承认中国是足球运动的发源地,我们将利用这一仪式向中国足球表示我们的敬意。"

  最近,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吉隆坡参加亚足联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接见中国代表团时再一次明确表示,经过专家考证,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他同时希望,应借2004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之机,隆重宣传这一概念。

  总之,从史前传说、考古资料的显示以及专家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这样两点:第一、类似足球的球类游戏在史前时代就在中国大地出现了,并且由于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的原因,出现和流行的地域是很广泛的;第二,类似后世足球的球类游戏,也就是成型以后的古代足球--"蹴鞠",最早出现在中国大地,已经得到了国际足球专家和国际足球界的认可。

  上面我们把蹴鞠起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那么,逐渐形成的这一球类形式在初期是如何发展的呢?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从一种球类游戏发展成一种具有后世足球特点的--"蹴鞠",由古文献的记载来看,最早见于《战国策》、《史记》。实际上两书记述的都是同一条资料,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的《史记·苏秦列传》是这样记述的:"[苏秦]因东说齐宣王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挥汗成雨,家殷人足,趾志高气扬。……'这里的大意是说,当时的政治家苏秦来齐国游说齐宣王联合抗秦,感叹齐国首都临淄的居民生活富裕欢乐,人们都经常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而蹴鞠在当地是深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在后来的另一部文献,晋人葛洪所辑,旧题刘歆所撰的《西京杂记》中,还有这样一个记载:"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宫,凄怅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斗鸡、蹴鞠,以此为乐。今皆无此,以故不乐。高祖乃作新丰。"其意是说,刘邦打天下做了皇帝后,他父亲刘太公当了太上皇,但并不满意,终日闷闷不乐。于是,刘邦派人到刘太公处打听,才知这位刘太公以前在家乡楚国沛县的市井中混日子时酷爱踢球,经常同一些杀猪摆摊的好友们在一起蹴鞠取乐。自从住进宫中,没有了过去的老朋友,没有人陪他斗鸡、蹴鞠,因此心中不畅。于是,刘邦就命人仿照原来家乡丰邑(江苏省丰县)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并将其父亲的一班家乡旧友、屠贩少年迁往这里。从此,刘太公又可以和他的故旧们在一起蹴鞠、斗鸡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件事出现的时间是在西汉初年,也就是公元前2世纪初,距离战国末年的齐宣王时代已经晚了100多年。这些资料反映出至少从战国末年开始,具有后世足球特点的这一球类运动形式已经开始有了正式的名称--"蹴鞠",如果从发生学的观点来分析,其出现的时间还要早很多;另一方面,蹴鞠这项运动在当时的齐国民间已十分普及了,并已经从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地区普及。

  二、蹴鞠活动的初步规范化

  蹴鞠正式定名并经过初期的发展后,到汉代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足球运动。其显著的标志具有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著述的出现。当时,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名为《蹴鞠》的新书,共计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蹴鞠专业书籍,也是世界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把《蹴鞠》二十五篇列入兵书中。汉代的兵书共有四类,一类是讲战略战术的兵权谋家,一类是讲军事指挥的兵形势家,一类是讲含有迷信色彩的兵阴阳家,一类是讲军事训练的兵技巧家。《蹴鞠》二十五篇就是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蹴鞠》二十五篇早已失传了,唐朝人还看到过此书。唐人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蹴鞠》书有《域说篇》"。域说就是讲球场建筑规格的,仅此一篇,就可见全书内容的详尽。

  二是形成了一套专业的竞赛规则。东汉有一位名叫李尤的人,曾经写过一篇《鞠城铭》,这是当时镂刻在蹴鞠场奠基石上的铭文。文章虽短,却能较全面地反映汉代蹴鞠竞赛的基本情况。这篇铭文最早见于唐人欧阳询编辑的《艺文类聚》中,其后李善作《文选注》引用此文,《文献通考》和《李兰台集》亦引录此文。但都有所差异。这里将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排印的《艺文类聚》卷54《刑法部》一书中收录的《鞠城铭》引录于下:"圆鞠方墙,仿像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是非。……"。在《鞠城铭》中,李尤笔下的足球场,是"圆鞠方墙,仿像阴阳"。即"鞠"是圆形的,球场四周围着方墙,它象征着天圆地方,阴阳相对。竞赛中,效法月份,双方各六人,共12人进行对阵互相抗衡,称为"法月衡对,二六相当"。由于是有一定规则的竞赛,因而要设置裁判员建立公正的标准,对于裁判的判罚,也有约定俗成的常规。担任裁判的人,不能亲一方而疏另一方,裁判要公正。同时,对参赛队员的要求是心平气和地服从裁判,不要报怨裁判的裁决。其健全的竞赛规则,反映出这时的蹴鞠已经具备了现在代足球运动的比赛规模了。

  三是蹴鞠所用"鞠"出现了专业的制作方法。汉代蹴鞠所踢之鞠叫"毛丸"。《太平御览》卷754引汉·应劭《风俗通》记载说:"毛丸谓之鞠。"又引晋·郭璞《三苍解诂》云:"鞠,毛丸,可踏戏。"在《汉书·艺文志》中的《蹴鞠》二十五篇下,唐人颜师古还做过这样的解释:"鞠以韦为之,实以物,蹴踏之以为戏也。……蹴音子六反。鞠音巨六反。"古代圆形的球多以玉石做成,故作玉旁,而这时出现的蹴鞠之鞠壳是以皮做成,故鞠作革旁。汉·扬雄《法言》也说:"捖革为鞠"。说明这时的鞠是一种以熟皮缝制,内填以毛或其他东西的圆形实心毛丸。汉代的这种球,一直沿用到中唐。

  四是这时的蹴鞠运动已广为普及了。它既是一种军事训练的手段,同时在民间的普及也更为广泛。在军事上,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受到了汉代军事家的重视。汉代,由于蹴鞠活动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勇敢耐劳精神,因而也被当作了军事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刘向《别录》中说得更明确,指出:"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这里提到,用足球练兵,士卒有兴趣。他们从中不仅训练了体力,体会了实战中的攻守意识,而且在比赛中也能得到欢乐。不仅是军队平时的训练项目,而且战时亦有。刘歆在其《七略》一书中也指出:"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戏以讲练士,至今军士羽林无事,使得踏鞠。"史学家班固的《汉书·霍去病传》曾有这样的记载:霍去病"从军,……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东汉服虔对此的注解是:"穿地作鞠室也。"即在挖地基修筑蹴鞠场地。霍去病塞外带头踢球,起到了振奋土气的作用。到了三国时期,蹴鞠的开展仍同军事有关。

  《太平御览》卷754引《会稽典录》说:"汉末三国鼎峙,年兴兵革,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当时,普通人家的男子几乎都要应征从军,在当兵期间,蹴鞠一类活动是经常进行的。军人返乡后,必使蹴鞠进一步深入民间。因此,"家以蹴鞠为学"的说法大体是符合事实的。

  在民间,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普通民间,蹴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汉书》上记载,汉武帝在宫中经常举行斗鸡、蹴鞠比赛的"鸡鞠之会"。汉武帝的宠巨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桓宽写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材鼎力,蹋鞠斗鸡"为乐,一般的人们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蹋鞠"。在考古工作者发现的许多汉代画像石上,还有表现汉代民间蹴鞠的画面。反映出蹴鞠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运动项目了。

  五是出现了女子蹴鞠,也就是世界足球史上最早的女子足球活动。由于蹴鞠活动的进一步普及,更由于蹴鞠运动形式的多样化,女子蹴鞠活动出现了。这种女子蹴鞠的资料在汉代画像石中常常见到。河南南阳出土的画像石上,一女子蹴鞠者正在舞乐伴奏下两脚各蹋一鞠。其高髻长袖,与其他乐舞表演者同台表演,更显姿态优美。而在当时能够做到一人同时蹴蹋两鞠,应是表演技巧较高者。同样的画面还见于河南登封启母阙画像石上。其中"蹴鞠图"部分内容,用线极为简练生动,蹴鞠女动态优美,活泼可爱,具有舞蹈的韵律感。而其左右有跽坐者,大概是伴奏的乐队。画面内容显然是属于表演性质的蹴鞠舞形象。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女子蹴鞠,最迟在这时就已首开先河了。

  最后一点,蹴鞠运动的形式开始向多样化发展。汉代的蹴鞠,由于逐渐规范化和进一步普及,客观上促使其竞赛的形式向着多样化发展。当时的蹴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表现个人技巧为主的、非对抗的、既可自娱又可供人娱乐的娱乐性、表演性蹴鞠,这种形式就是唐宋时期盛行的蹴鞠"白打"的滥觞。这种蹴鞠只需要小片场地,活动方便,踢时不受场地限制。还有的是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上,常常见到这类图案,而且以表现女子蹴鞠的画面为主。这种踢法流行的范围更广,发展更快,在宫廷、官宦家庭、城市和农村都有。汉高祖刘邦的宫廷范围之内,就盛行这种表演性娱乐性蹴鞠。还有一种是竞技性很强的蹴鞠,是在球场上进行的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这种比赛多是在专门的球场-"鞠城"、"鞠域"一类的露天球场或者"鞠室"一类的室内球场中进行,其规则就像前面我们引录的东汉李尤的《鞠城铭》中所描述的那样。这类蹴鞠形式不仅有锻炼身体、学习军事技能和战术的作用,而且也很好看,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皇帝的宫廷和官宦之家也流行这种蹴鞠活动。而宫廷里蹴鞠多是在室内球场"鞠室"中进行。汉魏时期,宫苑内已建有很多这种竞技性蹴鞠的"鞠室"。如"洛阳宫鞠室"、"含章宫鞠室"等,这些鞠室均单独给予取名,如含章鞠室、灵芝鞠室等(见陆机《鞠歌行序》)。与此同时,在当时的宫廷内也建有室外蹴鞠场-"鞠域"。《汉书·外戚传》记载:高祖的皇后吕后残害戚夫人时,曾把她禁闭在露天球场的小屋子里。《汉书·故乘传》还记载说:汉武帝外出巡视时,要参观或参加"弋猎"、"射驭"、"蹴鞠"等活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13
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 ,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

【足球的历史】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赵国人学会了骑马射箭。赵王经常带着其亲信骑着马出城闲逛,好不威风。一日,来到一树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数只,国王金口一开,“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惊吓之中,野兔横冲直窜,从马群的平缝中纷纷逃去,一无所获,众人摇头叹着。一谋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献计“大王,这种围堵很有趣,我们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宫门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赵王大加赞赏“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于是,足球运动便在中国诞生了。但当时还属于骑在马上运动,称之为“蹴鞠”。 到了汉代,有了专供比赛的足球场,称之为“鞠城”,鞠城为长方形,两端各有6个鞠室,呈月洞形,互相对称,场地四周有围墙。唐代是蹴鞠活动的昌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有了很大发展,而且足球运动开始对外出口,首先登陆的地方的英国。
第4个回答  2010-06-13
蹴鞠:在中国古代古文献里,蹴鞠最早的名字叫做"蹋鞠",被称为中国古代的足球,而这项体育史上最令人神往的球类运动项目,就是中国古代球类游戏家族中最大的成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