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30个

如题所述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完璧归赵:秦王听说赵王有和氏璧,想用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派蔺相如携和氏璧到秦国谈判。秦王看到和氏璧后爱不释手,故意不提以城换璧之事。蔺相如假意要告诉秦王和氏璧上哪里有瑕疵,将和氏璧骗回手里,靠着柱子怒斥秦王言而无信,并说如果秦王强要和氏璧,他就和和氏璧同归于尽。秦王害怕和氏璧被摔破,于是拿出地图假意将十五座城划归赵国,但始终拖延时间。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没有诚意,于是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为了面子不能伤害蔺相如,只好将他放回。
5.鸡鸣狗盗:齐国孟尝君薛文出使秦国,被秦国扣留。他手下有一个门客去求秦王的妾,希望她能劝秦王放了孟尝君。秦王妾希望得到一件白裘,但白裘却已经被孟尝君送给秦王了。门客暗入王宫偷出白裘送给秦王妾,秦王妾于是建议秦王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到达函谷关,秦王后悔了又派人追捕。城门只有鸡叫时才会开,孟尝君很着急,他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引得函谷关的鸡一同鸣叫,城门于是提前被打开,孟尝君成功逃跑。
6.唇亡齿寒:晋献公想去攻打虢国,但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于是他接受大臣荀息的建议,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良马、玉璧等丰厚礼物,希望虞国能借道。虞公想同意他的要求,大臣宫之奇却说虢国和虞国就像嘴唇和牙齿的关系一样,嘴唇没了牙齿就会觉得寒冷,同样,如果虢国被灭,虞国亡国之日也为时不远。虞公不听,借道给晋国,结果晋国成功灭了虢国,回师途中顺便进攻虞国,虞公被俘虏,虞国灭亡。
7.问鼎中原:传说禹为了治水方便,将中原分为九个州,并铸了九个鼎来象征自己的权威。实际上谁有九鼎,谁就是天下的共主,九鼎经过夏商传到周天子手中。楚庄王争霸过程中,把军队开到周朝都城洛阳南郊,举行阅兵仪式,周天子被迫派王孙满来犒赏楚军。楚庄王开口就问王孙满鼎的轻重大小,实际上就是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王孙满驳斥他说周朝虽然衰微但却是上天保佑的,鼎的轻重也不能问。楚庄王于是不再询问,撤军而去,却树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8.一鼓作气:齐桓公在位初期,齐国军队并不强劲,但凭借其大国之力,进攻比她弱小的鲁国。两军在长勺对阵,鲁国君主鲁庄公打算击鼓进攻,但被曹刿劝住。齐军击了两次鼓,鲁军都没出兵,齐军第三次击鼓时,曹刿这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结果这一场仗下来,鲁军大胜,齐军大败。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会赢,曹刿说,齐军第一次击鼓可以激励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削弱了,第三次击鼓他们就已经没有勇气了,他们齐军气势减弱,而鲁军的气势正盛,因此长勺之战鲁国能赢。
9.风马牛不相及: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进攻蔡国,蔡国军队溃败,蔡侯向楚国求救。蔡国是楚国的保护国,于是联军大败蔡军后,马上向楚国发动进攻。楚成王很无辜,派大臣屈完去质问齐国,说两国没有任何恩怨,国土也不相邻,就像发情的牛和马一样,无论如何它们根本不会发生任何关系,齐国为什么要进攻楚国。管仲代表齐国对屈完说,周朝初年周天子曾经赐给齐国先祖姜子牙讨伐诸侯的权力,而楚国又做了对不起周天子的事,因此齐国才代替周天子来讨伐楚国。虽然屈完答应改正错误,但联军依然向前推进。
10.狡兔三窟:孟尝君薛文被封在薛城,有很多人向他借钱。于是孟尝君派门客冯谖去向这些人讨债,冯谖将所有欠债的人聚集在一起,当众烧掉了所有的欠条,对众人说他们有钱就还,没钱就不用还了。孟尝君听说后虽然很生气,却没把冯谖怎么样。后来孟尝君受到齐王迫害,被罢免相位,贬回薛城。回到薛城,孟尝君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他很奇怪。冯谖对他说,狡猾的兔子会挖很多巢穴,这样才能保全性命,当初我烧掉了所有借条,就是为您在薛城挖了一个保命的巢穴啊。
11.退避三舍:重耳曾流亡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热情接待。一次酒宴上,楚王高兴地问重耳:“公子若能回国继位,您会怎样报答寡人今天对您的款待呢?”重耳感激地说:“我定会让晋楚两国和睦相处,若不幸真在战场相见,我向大王承诺,晋军会主动后撤三舍之地,让您一步。”三舍即九十里。楚将成得臣,字子玉,听到重耳的话很生气,建议楚王杀重耳以绝后患,楚王认为不妥。后秦穆公与晋君产生矛盾,决定另立一位晋君,向楚国请回重耳。重耳回国后顺利继位,即晋文公,积极参与争霸战争,与同样想争霸的楚国发生战争。楚军由子玉统领,两军在城濮相遇,晋军遵守约定,主动后撤九十里,实际上是诱敌深入、骄兵疲敌的策略。楚将子玉果然上当,认为晋军怯懦,率军追赶,被晋军击败。子玉被迫自杀。
12.东道主:重耳流亡到郑国时,受到郑文公的冷遇。回国继位后,晋文公重耳耻于郑依附晋的争霸对手楚,且怨恨郑君的冷遇,约秦进攻郑。郑文公感到亡国在即,听从大臣佚之狐的建议,派说客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烛之武对秦君说:“秦晋两个大国攻击郑,郑知道要灭亡了。但郑灭亡对秦有什么好处?郑与秦不相邻,郑的土地只会并入晋,晋君对秦从来言而无信,且贪得无厌,晋强大对秦无益。不如留下郑作为秦东进道路上的主人,对秦争霸有好处。”秦穆公被说动,不和晋打招呼,不仅单方面撤军,反而派军队替郑守城。晋文公见无法达成目的,被迫撤军,郑国得以保存。
编辑于 2019-10-18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12个回答
战国-哔哩官方免费下载
根据文中提到的春秋战国时期为您推荐
哔哩哔哩】定时更新,在线无广告高清观看,快来B站赶紧追番吧~
bilibili.com广告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京东_出行无忧_品味非凡
根据文中提到的春秋战国时期为您推荐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京东」品牌好货,一站购全,正品低价,畅选无忧,闪电送达,尽享非凡好体验!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10条评论
热心网友11
谢谢!正好我们历史老师叫我们写战国时期的成语👏👏👍👍👍
查看全部10条评论
评论详情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全球前十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高成交】免费出手不成交不收费
正规古玩古董交易,线上征集海选,加薇信图片即可免费拍卖,免费收购,私下交易,7天变现
广告2020-10-2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30个有哪些?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15赞·224浏览2019-08-22
列举20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1、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2、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3、风吹草动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4、风雨同舟 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5、甘拜下风 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晋国的大臣们说:“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在上风头说的话能算数。 6、天罗地网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大臣费无忌的谗言,要杀害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子胥。太子连夜告诉了在樊城做守将的伍子胥。当第二天费无忌的儿子来骗伍子胥回都城时,伍子胥将他痛打一顿,说:“如果不是太子告诉真相,我就被骗入天罗地网了。” 7、守株待兔 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8、无能为力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要组成联军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非常焦急。有人告诉他,有个叫烛之武的官员能够劝说秦国退军。国君立即召见了烛之武。烛之武对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别人,现在年纪大了,就更没有这个能力了。” 9、如释重负 春秋时,季孙、叔孙和孟孙三个家族掌握了鲁国的军政大权。鲁昭公为夺回权利,派兵去攻打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知道后,立刻前来救援。三家联合起来,把昭公的军队打得大败,昭公只得逃亡齐国。因为他原来已经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觉像放下沉重的负担。 10、安居乐业 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11、出类拔萃 孟子是春秋末期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说:“麒麟和一般走兽是同类,凤凰和普通飞禽是同类,圣人和百姓也是同类;而孔子作为圣人,远远超越同类人中的佼佼者,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了。” 12、从容不迫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庄子,在一次与另一位哲学家惠子辩论时,指着水中的鱼说:“它从容不迫地游来游去,多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那条鱼,怎么知道?”庄子说:“鱼快不快乐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自己快乐,所以可以认为水里的鱼同样非常快乐。” 13、大义灭亲 春秋时,卫国有位正直的大臣叫石碏,可他的儿子石厚,却帮助卫庄公的儿子州吁杀害了卫桓公,篡夺了国君之位。州吁和石厚很暴虐,引起了民愤。石碏对自己的不肖之子也十分愤恨。他设计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与陈桓公商量好,将两人处决。人们称赞他的行为是“大义灭亲”。 14、趾高气扬 春秋时,楚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去攻打罗国。大臣斗伯比为他送行时,看到他走路时把脚抬得高高的,回来就对楚王说:屈瑕太骄傲了,他必败无疑。楚王赶紧派人去提醒屈瑕不可轻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屈瑕已经兵败鄢水。由于羞愧,一个人跑到山谷中上吊自杀了。 15、退避三舍 春秋时,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待他很好。当问及如何报答时,重耳说:“如我当上国君,要是两国交兵,我就退兵九十里以谢恩。”后来,重耳成了晋国国君,称晋文公。不久,楚晋两国发生了战争,重耳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16、卧薪尝胆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17、螳螂捕蝉 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考虑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决定。 18、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贵族,自称叶公。他对别人说:“我最喜欢龙。”他把家里的厅堂、屋梁、房柱、门窗及墙壁上,全都刻画上龙的形象。天上真龙听说了,非常高兴就从天而降,来到叶公家里。叶公看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狼狈逃窜而去。 19、一鼓作气 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20、邯郸学步 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当地人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姿势各异,但都很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呢,什么姿势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家去。
315赞·92,409浏览2019-05-17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成语故事?
有以下成语故事: 1、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4、呆若木鸡: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 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渻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十天后,纪渻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那只斗鸡非常厉害,别的鸡一见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可见它真是天下无敌的斗鸡! 5、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6、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3赞·76浏览2019-09-10
20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1、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2、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3、风吹草动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4、风雨同舟 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5、甘拜下风 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晋国的大臣们说:“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在上风头说的话能算数。 6、天罗地网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大臣费无忌的谗言,要杀害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子胥。太子连夜告诉了在樊城做守将的伍子胥。当第二天费无忌的儿子来骗伍子胥回都城时,伍子胥将他痛打一顿,说:“如果不是太子告诉真相,我就被骗入天罗地网了。” 7、守株待兔 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8、无能为力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要组成联军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非常焦急。有人告诉他,有个叫烛之武的官员能够劝说秦国退军。国君立即召见了烛之武。烛之武对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别人,现在年纪大了,就更没有这个能力了。” 9、如释重负 春秋时,季孙、叔孙和孟孙三个家族掌握了鲁国的军政大权。鲁昭公为夺回权利,派兵去攻打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知道后,立刻前来救援。三家联合起来,把昭公的军队打得大败,昭公只得逃亡齐国。因为他原来已经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觉像放下沉重的负担。 10、安居乐业 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11、出类拔萃 孟子是春秋末期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说:“麒麟和一般走兽是同类,凤凰和普通飞禽是同类,圣人和百姓也是同类;而孔子作为圣人,远远超越同类人中的佼佼者,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了。” 12、从容不迫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庄子,在一次与另一位哲学家惠子辩论时,指着水中的鱼说:“它从容不迫地游来游去,多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那条鱼,怎么知道?”庄子说:“鱼快不快乐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自己快乐,所以可以认为水里的鱼同样非常快乐。” 13、大义灭亲 春秋时,卫国有位正直的大臣叫石碏,可他的儿子石厚,却帮助卫庄公的儿子州吁杀害了卫桓公,篡夺了国君之位。州吁和石厚很暴虐,引起了民愤。石碏对自己的不肖之子也十分愤恨。他设计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与陈桓公商量好,将两人处决。人们称赞他的行为是“大义灭亲”。 14、趾高气扬 春秋时,楚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去攻打罗国。大臣斗伯比为他送行时,看到他走路时把脚抬得高高的,回来就对楚王说:屈瑕太骄傲了,他必败无疑。楚王赶紧派人去提醒屈瑕不可轻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屈瑕已经兵败鄢水。由于羞愧,一个人跑到山谷中上吊自杀了。 15、退避三舍 春秋时,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待他很好。当问及如何报答时,重耳说:“如我当上国君,要是两国交兵,我就退兵九十里以谢恩。”后来,重耳成了晋国国君,称晋文公。不久,楚晋两国发生了战争,重耳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16、卧薪尝胆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17、螳螂捕蝉 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考虑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决定。 18、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贵族,自称叶公。他对别人说:“我最喜欢龙。”他把家里的厅堂、屋梁、房柱、门窗及墙壁上,全都刻画上龙的形象。天上真龙听说了,非常高兴就从天而降,来到叶公家里。叶公看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狼狈逃窜而去。 19、一鼓作气 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20、邯郸学步 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当地人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姿势各异,但都很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呢,什么姿势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家去。
161赞·3,728浏览2019-05-17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18
1.纸上谈兵: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善于谈论兵法,一次秦国派名将白起率军进攻赵国,赵王派赵括率军抵抗。赵奢和上卿蔺相如都认为赵括只会谈论兵法而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不应该由他领兵,但赵王不听,执意让赵括出兵。赵括与白起在长平大战,赵括死板地按兵书上说的做,结果被打得大败,赵括自杀,四十万赵军投降,全部被坑杀。长平之战以秦国胜利告终,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2.滥竽充数:齐宣王爱听人吹竽,每一次都是由三百人一同演奏。南郭先生面见齐宣王,说自己也会吹竽,齐宣王很高兴,给了他很丰厚的待遇。实际上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但是齐宣王喜欢听合奏,于是他就可以混在人群中假装演奏。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人吹竽,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跑了。

3.围魏救赵:魏国军队在大将庞涓的率领下进攻赵国,赵王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和军师孙膑领兵救赵。田忌本想与庞涓决战,但孙膑却建议他进攻魏国,于是田忌轻车急进,直逼魏国都城大梁。魏王被迫给庞涓写信让他回师,此时庞涓已经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看信之后只得率军回救魏国。孙膑在庞涓必经之路桂陵设下埋伏,庞涓果然中计,魏军大败,庞涓被齐军俘虏,赵国得以保全。

4.完璧归赵:秦王听说赵王有和氏璧,想用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派蔺相如携和氏璧到秦国谈判。秦王看到和氏璧后爱不释手,故意不提以城换璧之事。蔺相如假意要告诉秦王和氏璧上哪里有瑕疵,将和氏璧骗回手里,靠着柱子怒斥秦王言而无信,并说如果秦王强要和氏璧,他就和和氏璧同归于尽。秦王害怕和氏璧被摔破,于是拿出地图假意将十五座城划归赵国,但始终拖延时间。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没有诚意,于是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为了面子不能伤害蔺相如,只好将他放回。

5.鸡鸣狗盗:齐国孟尝君薛文出使秦国,被秦国扣留。他手下有一个门客去求秦王的妾,希望她能劝秦王放了孟尝君。秦王妾希望得到一件白裘,但白裘却已经被孟尝君送给秦王了。门客暗入王宫偷出白裘送给秦王妾,秦王妾于是建议秦王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到达函谷关,秦王后悔了又派人追捕。城门只有鸡叫时才会开,孟尝君很着急,他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引得函谷关的鸡一同鸣叫,城门于是提前被打开,孟尝君成功逃跑。

6.唇亡齿寒:晋献公想去攻打虢国,但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于是他接受大臣荀息的建议,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良马、玉璧等丰厚礼物,希望虞国能借道。虞公想同意他的要求,大臣宫之奇却说虢国和虞国就像嘴唇和牙齿的关系一样,嘴唇没了牙齿就会觉得寒冷,同样,如果虢国被灭,虞国亡国之日也为时不远。虞公不听,借道给晋国,结果晋国成功灭了虢国,回师途中顺便进攻虞国,虞公被俘虏,虞国灭亡。

7.问鼎中原:传说禹为了治水方便,将中原分为九个州,并铸了九个鼎来象征自己的权威。实际上谁有九鼎,谁就是天下的共主,九鼎经过夏商传到周天子手中。楚庄王争霸过程中,把军队开到周朝都城洛阳南郊,举行阅兵仪式,周天子被迫派王孙满来犒赏楚军。楚庄王开口就问王孙满鼎的轻重大小,实际上就是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王孙满驳斥他说周朝虽然衰微但却是上天保佑的,鼎的轻重也不能问。楚庄王于是不再询问,撤军而去,却树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8.一鼓作气:齐桓公在位初期,齐国军队并不强劲,但凭借其大国之力,进攻比她弱小的鲁国。两军在长勺对阵,鲁国君主鲁庄公打算击鼓进攻,但被曹刿劝住。齐军击了两次鼓,鲁军都没出兵,齐军第三次击鼓时,曹刿这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结果这一场仗下来,鲁军大胜,齐军大败。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会赢,曹刿说,齐军第一次击鼓可以激励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削弱了,第三次击鼓他们就已经没有勇气了,他们齐军气势减弱,而鲁军的气势正盛,因此长勺之战鲁国能赢。

9.风马牛不相及: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进攻蔡国,蔡国军队溃败,蔡侯向楚国求救。蔡国是楚国的保护国,于是联军大败蔡军后,马上向楚国发动进攻。楚成王很无辜,派大臣屈完去质问齐国,说两国没有任何恩怨,国土也不相邻,就像发情的牛和马一样,无论如何它们根本不会发生任何关系,齐国为什么要进攻楚国。管仲代表齐国对屈完说,周朝初年周天子曾经赐给齐国先祖姜子牙讨伐诸侯的权力,而楚国又做了对不起周天子的事,因此齐国才代替周天子来讨伐楚国。虽然屈完答应改正错误,但联军依然向前推进。

10.狡兔三窟:孟尝君薛文被封在薛城,有很多人向他借钱。于是孟尝君派门客冯谖去向这些人讨债,冯谖将所有欠债的人聚集在一起,当众烧掉了所有的欠条,对众人说他们有钱就还,没钱就不用还了。孟尝君听说后虽然很生气,却没把冯谖怎么样。后来孟尝君受到齐王迫害,被罢免相位,贬回薛城。回到薛城,孟尝君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他很奇怪。冯谖对他说,狡猾的兔子会挖很多巢穴,这样才能保全性命,当初我烧掉了所有借条,就是为您在薛城挖了一个保命的巢穴啊。
11.退避三舍:重耳曾流亡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热情接待。一次酒宴上,楚王高兴地问重耳:“公子若能回国继位,您会怎样报答寡人今天对您的款待呢?”重耳感激地说:“我定会让晋楚两国和睦相处,若不幸真在战场相见,我向大王承诺,晋军会主动后撤三舍之地,让您一步。”三舍即九十里。楚将成得臣,字子玉,听到重耳的话很生气,建议楚王杀重耳以绝后患,楚王认为不妥。后秦穆公与晋君产生矛盾,决定另立一位晋君,向楚国请回重耳。重耳回国后顺利继位,即晋文公,积极参与争霸战争,与同样想争霸的楚国发生战争。楚军由子玉统领,两军在城濮相遇,晋军遵守约定,主动后撤九十里,实际上是诱敌深入、骄兵疲敌的策略。楚将子玉果然上当,认为晋军怯懦,率军追赶,被晋军击败。子玉被迫自杀。
12.东道主:重耳流亡到郑国时,受到郑文公的冷遇。回国继位后,晋文公重耳耻于郑依附晋的争霸对手楚,且怨恨郑君的冷遇,约秦进攻郑。郑文公感到亡国在即,听从大臣佚之狐的建议,派说客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烛之武对秦君说:“秦晋两个大国攻击郑,郑知道要灭亡了。但郑灭亡对秦有什么好处?郑与秦不相邻,郑的土地只会并入晋,晋君对秦从来言而无信,且贪得无厌,晋强大对秦无益。不如留下郑作为秦东进道路上的主人,对秦争霸有好处。”秦穆公被说动,不和晋打招呼,不仅单方面撤军,反而派军队替郑守城。晋文公见无法达成目的,被迫撤军,郑国得以保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14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第4个回答  2018-10-13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