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传奇中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武媚娘传奇》中,吴王李恪是被长孙无忌忌惮诬陷致死的。

李恪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文韬武略最为出众的一个,母亲是前朝公主杨淑妃,而李恪也算是隋炀帝的后裔。李恪本性心机深沉,有个非常远大的计划:造反为王。     

大唐名将薛万彻一直跟随李恪远征打仗,后来回到大唐投向李恪出入朝廷,并支持李恪谋反,一起杀入朝廷。

淑妃逝世后,李恪远离了长安。此间,李恪费尽心思得到李治的信任,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回到长安。吴王李恪有满腹诗书经纶,文韬武略却无处发挥,还未来得及造反,便被长孙无忌诬陷,定以谋反的罪名给陷害之死。

而长孙无忌之所以陷害吴王,是因为当初李世民有意定李恪为太子,但长孙无忌强烈反对,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为稳定朝纲,以防李恪造反夺位,先发制人,害死了吴王李恪。

扩展资料: 

历史上真实的李恪:

李恪,生于武德二年(619年),薨于永徽四年(653年3月6日),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而作罢。高宗李治即位后,李恪被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陷害至死。

神龙元年(705年),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后恢复吴王爵。

毛主席曾经评价李恪为“英物”,为李世民不立李恪为太子而感到惋惜。李恪之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玮、李琨、李璄。《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7

谋反失败被杀。

第84级中,李恪去给青玄扫墓,终于决定起事。长孙无忌提醒媚娘注意吴王敢反,必是得了皇族的支持,媚娘不得不想到高阳。

唐太宗忌辰的典礼上,两方兵马陷入苦战,李恪勇武,李治难敌,媚娘冲到李治身前要保护他。

李恪问媚娘为什么保护李治,媚娘告诉她最开始是为了报仇,但现在是因为李治给了她一个完整的家。

李恪百感交集,千钧一发之际,殿外的李绩一箭射散李恪的发髻,李恪发现感业寺已尽在李治掌握,竟扔掉手中兵器,迎上了李治刺来的一剑。

历史上的吴王李恪结局:

永徽四年(653年)年初,因高阳公主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理,从而引发了初唐时期最大的一桩政治冤案。

房遗爱为活命想效法纥干承基,遂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反,李恪被下令处死,死后以吴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

神龙元年(705年),得以平反昭雪,追赠司空,恢复吴王爵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6

《武媚娘传奇》中,吴王李恪是被长孙无忌忌惮诬陷致死的。

李恪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文韬武略最为出众的一个,母亲是前朝公主杨淑妃,而李恪也算是隋炀帝的后裔。李恪本性心机深沉,有个非常远大的计划:造反为王。

大唐名将薛万彻一直跟随李恪远征打仗,后来回到大唐投向李恪出入朝廷,并支持李恪谋反,一起杀入朝廷。

淑妃逝世后,李恪远离了长安。此间,李恪费尽心思得到李治的信任,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回到长安。吴王李恪有满腹诗书经纶,文韬武略却无处发挥,还未来得及造反,便被长孙无忌诬陷,定以谋反的罪名给陷害之死。

而长孙无忌之所以陷害吴王,是因为当初李世民有意定李恪为太子,但长孙无忌强烈反对,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为稳定朝纲,以防李恪造反夺位,先发制人,害死了吴王李恪。

剧集评价

《武媚娘传奇》从故事情节的编排来看,颇具《甄嬛传》的影子。该剧中的四位妃子、诸多嫔妃、甚至是小到才人宫女的服饰妆容都堪称华丽。

少女武则天出场时一字上扬的眉妆、黑色上扬的眼线、不艳不俗的亚光唇彩、粉嫩的轻纱衣衫都堪称精美。范冰冰一贯的美艳丰腴,在华美的服装造型和精致的妆容加持下愈加美艳动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李恪其实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文韬武略最为出众的一个,他的母亲就是前朝公主杨淑妃,而李恪其实也算是隋炀帝的后裔。李恪本性并非看淡名利不争不抢,实则是心机深沉,时刻等待着厚积薄发,李恪的心中一直就有一个非常远大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造反为王,而对李恪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便是淑妃娘娘的长史杨青玄。
淑妃娘娘逝世后,杨青玄就跟随吴王李恪一起远离了长安,能更好的实施自己的计划。再次期间,李恪费尽心思得到李治的信任,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回到长安。而有勇有谋的杨青玄此时就成为了吴王的得力助手,不仅出谋划策,还武功高强,尽心尽力的效忠杨家,也正是杨青玄在关键时刻为吴王挡箭,为吴王笼络朝野上的文臣武将。
吴王李恪其实最后也是政治的牺牲品,有满腹诗书经纶,文韬武略却无处发挥,英雄又怎敢居于人下,还未来得及造反,便被长孙无忌诬陷,定以谋反的罪名给陷害之死。而长孙无忌之所以陷害吴王,是因为当初李世民有意定李恪为太子,但长孙无忌强烈反对,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为稳定朝纲,以防李恪造反夺位,先发制人,害死了吴王李恪。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