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非遗

如题所述

北京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包括:智化寺京音乐、昆曲、天桥中幡、“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厂甸庙会、京西太平鼓、京剧、北京抖空竹、景泰蓝工艺、象牙雕刻、雕漆工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共13项。

智化寺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有明确纪年的工尺谱本,有特色的乐器、曲牌和词牌,有按代传承的演奏艺僧。它与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样,中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汉族音乐。

昆剧: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截至2018年6月已成为同仁堂人的价值观;以义为上,义利共生,是同仁堂人的生存哲学。其内在的仁德、济世精神,与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儒家仁术精神内核高度契合。

扩展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

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杂技、民间手工技艺。

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贸、副业等)、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体育与竞技和传统医药等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0
北京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包括智化寺京音乐、昆曲、天桥中幡、“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厂甸庙会、京西太平鼓、京剧、北京抖空竹、景泰蓝工艺、象牙雕刻、雕漆工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共13项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12-29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起源于北京,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是中国的国粹和国剧,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

    景泰蓝制作技艺:也称“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称之为景泰蓝。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同仁堂经营的中草药和丸、散、膏、丹等中成药,以选料真实、炮制讲究、药味齐全著称于世。供奉御药历经8代皇帝,长达188年。

    老北京的毛猴:毛猴的四肢是用蝉蜕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一味中药——辛夷,即玉兰花在秋天里形成的花骨朵。

    北京面人: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皮影人制作:民间传统工艺方法,整个过程要经过制皮、描样、雕镂、着色、熨平、上油、订缀等几个细致复杂的过程,其中雕镂是最重要的过程。

    北京绒鸟:就是用蚕丝绒制作成的花、鸟、虫、草、走兽、风景等传统手工艺品的总称。

    智化寺京音乐:源自宫廷,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工尺谱方式,存留了唐、宋时期记谱法的许多特点,目前仍保留的曲牌有300余首。

    象棋: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围棋:源于中国,基本结构简单,内容却极其复杂,棋子只分黑白两色,但棋形变化无穷,棋理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邃,充满辩证思维。

    北京宫灯:宫灯是宫廷照明用具,位于前门外廊头条的“文盛斋”始创于清代,其手工生产之所的宫灯,代表了北京宫灯的最高水平。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部分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其他的非遗项目等待发掘和保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