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仓颉造字之外的、关于汉字来历的神话故事,有吗?快点......

如题所述

仓颉造字:汉 字 的 起 源 有 种 种 传 说, 中 国 古 书 里 都 说 文 字 是 仓 颉 创 造 的。 说 仓 颉 看 见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
面 孔 长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绘 有 文 字 的 画, 仓 颉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 创 造 了 文 字。 有 的 古 书 说, 仓 颉 创 造
出 文 字 后, 由 于 泄 漏 了 天 机, 天 落 下 了 小 米, 鬼 神 夜 夜 啼 哭。 还 有 一 种 传 说, 说 仓 颉 观 察 了 鸟 兽 印
在 泥 土 上 的 脚 迹, 启 发 了 他 发 明 文 字 的 灵 感。 这 种 种 传 说 都 是 靠 不 住 的。 文 字 是 广 大 劳 动 人 民 根
据 实 际 生 活 的 需 要, 经 过 长 期 的 社 会 实 践 才 慢 慢 地 丰 富 和 发 展 起 来 的。

伏羲画卦:相传八卦是伏羲画的。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艰难困苦,就在这时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诞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伏羲。他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他十分茫然,不知所措。在闲暇之余,时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秘。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不断地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风雨无阻。

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境,一声炸响之后,渭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体卦分明,闪闪发光。这时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唯阴阳而已。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神圣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表示阳,以“--”表示阴,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伏羲一画开天,打开了人们理性思维的闸门,将困苦中挣扎的人们送上了幸福的彼岸,从而博得了人们永生永世的怀念和尊崇。

卦台山、伏羲庙、先天殿和天水伏羲庙先天殿、伏羲圣像侧,一面是振翼龙马,一面是河图洛书,天花板上是六十四卦图,这些都是伏羲画卦传说的形象化写照。原卦台山上还留存石刀、石斧等生产工具,以表示对伏羲领导部族艰苦奋斗的纪念。
神农结绳: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庄子·祛箧篇》中的这段话,说明神农结绳是汉字产生的又一传说。

《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如此看来,在画卦之后,书契之前,有一个结绳而治的阶段,而结绳就是汉字书契最初的实物线条。

《周易注》说:“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说明了神农氏以结绳作为原始的记事方法,大事就在绳上结大结,小事则结小结。

《说文解字》说:“……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按照当时人的分析和推测,庖牺氏画八卦之后,卦象虽然包含了文字的意思,却被用于占卜,而文字作为思想交流、信息传递和知识继承的功能却不能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结绳而治的时代就开始了。

虽然古人的这种阐释与史实未必吻合,但是,结绳而治的时代确实存在过。与文字的交流意思也是并行不悖的。那时侯,结绳在表示战争、管理、贡赋、仪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每一条绳上都有很多结和彩色的线。结的大小表示事情的大小,彩线的颜色则表示不同的信息。比如,红色表示战争,白色表示和平,黄色表示金子,绿色表示收成,黑色则表示死亡和灾祸,等等。古代的许多刻划符号,即使复杂结绳的写实。这也说明了结绳的传统一产生就具备了强盛的生命力,从而代代相传,越传越真。

经专家考证,结绳记事并非汉民族的独创发明。在世界上很多古老的民族都有记载。在我们中国的很多少数民族中也出现过。广西省的瑶族,双方争执说理,就各用一条绳子,在辩论中,谁赢了一个理,就结一个结,最后谁的结多就是谁获胜。西藏的一个群族,邀请人参加宴会,向被邀请者送绳,绳上的结数表示几天后举行宴会。

后来,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淘汰了结绳记事的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6
没有
再快也没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