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卡车的非常成功

如题所述

1930年代早期,沃尔沃一跃成为(质量可靠但样式保守的)轻型及中型卡车的既定制造商,也被认为是融入现代设计的重型卡车(小批量)制造商。
从一开始到1932年之间,沃尔沃轻型、中型卡车还采用双轮制动及木辐车轮,不属于现代先进技术。很显然,需要制造出更小更现代的卡车型。应运而生的LV71和LV73系列卡车被证明大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两种系列的卡车产品帮助确立了沃尔沃卡车专业生产厂的形象,并经常销往离瑞典很遥远的国家(因当时欧洲各国均有自己的卡车制造商,车辆出口业务的竞争异常激烈)。
LV71和LV73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底盘,应付不同的运输用途。(LV72和LV74与LV71和LV73相似,只是轴距更长)。这两种卡车中更受欢迎的系列是LV71/LV72(更便宜),它们主要用于公路运输,而LV73/LV74拥有更大的超载余量,所以更适合于超载野外建筑运输用途。
LV71和LV73的机械零件是常规通用件,用于侧气门发动机,4档变速箱和单级减速后桥。性能良好但可能不是最大马力的(如有更大功率的需求,则可选择配备更大马力的顶置气门汽油机或Hesselman发动机的LV66和LV68卡车)。 尽管在美国等地只把带驾驶室前发动机盖的卡车才称为传统式卡车,但将发动机安入于驾驶室/座椅下方也不失为一种布置方案(事实上1896年发明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卡车就采用了这种结构,将驾驶员座椅布置于发动机上方)。
1930年代早期,奔驰在当时欧洲糟糕路面上的卡车数量不断增加,出于对公路系统的养护要求,因而更严格地限制了轴荷压力值。为了解决让发动机置放于前桥上方且驾驶室置于发动机后方的卡车布置中各桥间轴荷值更平均的难题,研发出了没有驾驶室前机盖的F型卡车。
沃尔沃对应用这种基本构造产生了兴趣,并由此在193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汽车展上推出了LV75车型。LV75很快就在像垃圾储运这样的专用运输应用领域中大受市场欢迎,但其最基本的用途则是作为乡村交通中的轻中型公交车底盘来使用。
LV75采用一种听起来象是1990年族概念设计方法的理念来进行设计的。总体来说,底盘采用了与LV74卡车相同的65bhp侧气门汽油机。但设计者为了补偿加重分担到前桥上的GVW,选用了重型LV68系列卡车的前桥。
但LV75系列卡车不得不作为沃尔沃F型卡车系列的一个特例一直生产到1950年代中期,但用作公交车后,其外型很快改变了。从1935年开始,沃尔沃的公交车型均将发动机安置于公交车身内部或下方 随着卡车的GVWS不断增加,沃尔沃决定采用先进的零部件设计出一款真正先进的轻型卡车,来扩大卡车的年生产量并以此撼动(便宜的)美国轻型卡车在斯堪的纳维亚市场上的霸主地位。随后推出的LV7608型卡车是沃尔沃有史以来出产的最优秀的轻型卡车之一,具有卓越的耐久工作性能。并且这种大量生产的卡车拥有优美的外形(这款卡车之所以生产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他们善长于轻型运输,并能用途于各类运输应用,甚至是私人使用或用于农场工作等)。
LV7608系列(三种型号轴距相同而仅在GVW悬架类型和轮胎尺寸上有差别)与当时的沃尔沃轿车相似。例如,卡车的前部与沃尔沃PV653和PV658轿车的相同,只是翼子板因大号轮胎的需要而加宽。
机械结构方面,LV7608系列更加简捷坚固。正是由于采用了这化繁为简的设计,才使得车主司机在操纵驾驶时不会出现严重故障。
这种卡车主要用于轻型配送运输(其在市场上的一般用途为多功能车辆)以及作为小型社区消防队的公务车辆。
1936年推出了功率略大的LV79型卡车,采用了更大型的底盘零部件和双后轮。这种卡车不但适用于配送运输,也适合更重型的用途。比如公交车,甚至可作轻型建筑用车。
在LV79为LV11所替代换型的同时,LV10也取代了LV7608,这两款车有着(像它们的前代车)与它们同期生产的大型沃尔沃轿车(出租车)相同的机盖设计。 1930年代中期,卡车的外形设计和基本的技术结构设计在某些重要部分发生了变化。LV8和LV9系列卡车是沃尔沃朝向主流卡车制造商迈进过程中重要的两步棋。
整车质量在车桥间的分布是一个十分精妙的问题。改进前后桥轴荷分配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通过移动驾驶室下发动机的位置来实现的。由于多种不同的原因,这一原理直到1950年代中期才赢得众多的支持者。
通常安置在前桥后方的发动机被前移,并放置于前桥正上方,由此大大改进了轴荷的颁布。这样做的结果是产生了LV8和LV9系列卡车,这两款深受拥戴的卡车系列成为了1930年代后期瑞典的标准型卡车。
与先前的沃尔沃卡车(和其它卡车车型)相比,LV8和LV9具有更合理的曲线空气动力外形(与以前的卡车车型相对比,后者外形显得横平竖直,方头方脑)。
在LV8/LV9之前,许多沃尔沃重型卡车交货时不带驾驶室。到1930年代中期,这种车型的标准是配备钢制驾驶室(通常还带有木框架和帆布顶篷),具有合理的空气动力学外形,明显改善了舒适性和人机工程特性。此时,重要的一步改进是越来越普遍地加装了暖风加热器,为驾驶员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以前,每一款单独的卡车型号与其他型号规格的卡车有很大的不同。从LV8/LV9开始,一个独立的卡车族系出现了,从轻型配送运输到长途运输或建筑运输用途,满足不同的运输用途需求。这是通过应用不同的发动机加以实现的(包括侧置气门或顶置气门汽油机、 Hesselman发机及二战时的燃气发动机)配以各种类型的悬架、车桥、车轮和轮胎尺寸,使LV8/LV9胜任于各式各样的任务。
LV8/LV9主要是作为卡车的用途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而在其更长的一段生产期内还作为高效的轻型中型公交车发挥着作用。 1930年代中期,沃尔沃卡车生产的扩张规模异常迅猛。到那时为止手工制造生产的卡车已近5000台。显然,客户对各类运输用途的沃尔沃卡车需求量甚巨,这其中涉及到绝大多数的用途。
在沃尔沃产品的发展中错过了一件事:一台真正马力强劲的发动机,为大型城市公交车和新型的大马力卡车,甚至铲雪车用途的大马力发动机研发计划至此已列入日程,在1937年开始引入生产这两种车型。
LV290系列卡车(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其诨号长鼻)是一款令人印影深刻的车型,它一直成功地生产到1950年代没有经过什么改动。与瑞典其他厂商早期的重型卡车产品相比,LV29系列卡车(以及同期的LV18/19系列)是大批量高效生产的卡车车型。
LV18/19和LV29成功的基础是采用了坚固的重型底盘,这种底盘与前一代LV66和LV68有某些联系,但融入了改进后的先进技术特性。事实上,与前代车型技术相似的两款设计被命名为LV18(配二级减速后桥,替代LV66系列),同时还被定型为强劲的LV29型。但这两款车拥有的类似LV9的前机盖(短型)在外观上明显与更强劲的LV29系列不同。
LV18/LV19/LV29采用的底盘异常坚固,结实的车桥、车轮以及车架适应当时最繁重的载运量。尽管这些三桥式结构广泛应用于大GVW卡车,但它们作为铲雪车用途的双桥卡车,则直到今天仍为人所称道。
虽然“长鼻子”的LV29汽油机卡车/Hesselman卡车拥有一个很长的机器盖,但它并不是LV29系列中马力最强劲的车型。1946年,柴油型LV29C/V开始投入生产,它与汽油机型基本相同,但采用了一个更长大的机盖盖住了大马力的柴油发动机。
THE “SHARPNOSE”
直到1950年代,沃尔沃成为了重型卡车的主要供应商,但从开始创业到二战时,沃尔沃只是一个中型卡车的主流制造商,只是由于其坚固的设计才被应用于某些重型用途。
瑞典是当今国际范围内两大卡车制造商的祖国,而在1930年代后期可不是这样。在当时,像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是主要的卡车制造国。正因为由此,1930年代中期和后期沃尔沃的卡车设计深受其他国家主流设计的影响,这也涉及到沃尔沃轿车,它们是由那些曾经在美国汽车公司中受训或工作过的工程师们设计的。
1930年代后期典型的沃尔沃卡车车型是为世人所熟知的尖鼻式卡车,主要是轻型和中型车。它们取代了1934/1935年的LV7608系列,并取得了销售上的成功,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制造的车辆总数受到限制,只有非常少的国内客户被充许拥有新卡车和新轮胎的艰难环境。
这些卡车的首次亮相是在1938年,当时推出了LV101型卡车,这是一款轻型车,是轻型皮卡车(从沃尔沃出租车底盘演化而来)与诸如LV79和LV8系列的较重型卡车间的过渡车型。稍后,更重型的LV102和LV103卡车面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卡车,但还是主要被用于配送运输用途。
这些卡车的机构结构坚固而简捷,配置756bhp的侧气门发动机(使用汽油燃料,但二战期间也采用过50bhp的燃汽发动机)。变速器采用3到4档机械式非同步变速箱,底盘零部件设计精良、简捷。尖鼻式卡车深受客户的追捧,其总设计(有设计改进)带入到新一代的沃尔沃卡车设计中。 1930年代后期是欧洲的黑暗时期,但有一点是非常明了的,新一轮战争的阴云越来越近了。在日益强大的德国军队的威胁下,许多国家都开始发展壮大自己的抵御能力以免受不测的战争危险。
作为一个国际大公司的领导,沃尔沃管理层很自然地意识到了战争的临近,并着手决定设计生产军用越野车以加强瑞典在战争中的防卫力量。在1937年,沃尔沃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设计一款重型高机动性的车辆。
尽管新型越野车与沃尔沃以往的任何车型都有很大不同,但它还是在两年之内完成了设计工作。
当TVA被交付给欧洲各地的潜在客户时,它被证明是异常坚固耐用的6x4卡车,主要用来拖拽火炮和高射炮。在6只车轮之外还可在第一、二桥之间加装2个车轮(略小),以减低当庞大车身陷入松软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
在机械结构方面,新型的TVA型车十分坚固有力。它第一次采用了双桥式驱动,配以厚层橡胶强力轮胎和越野胎纹。此款车配置了与LV29尖鼻式卡车相同的大功率大型汽油机作为动力,只改进了贮液罐以改善润滑,使其可以完成大角度的攀爬行驶。
与传统作法最大区别之处在于使用了管结构的中央车架,独立的车桥安装其上。这种设计为车辆提供了优良的路面附着力。尽管前桥无驱动力,TVA也还是具备了卓越的越野机动性。这也许是因为对前桥分担的车重采取了限制措施。
因为欧洲许多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卡车生产厂,TVA没能销往瑞典境外。略作改进后的TVB型车在1940年被装备到瑞典军队中,在瑞典武装部队中服役近20年,表现良好。直到今天TVA型车的一部分车辆还在一些民间公司中当作吊车底盘使用,当年这些越野车被当作瑞典军队的剩余物资被出售给他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