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和欧洲人喜欢吃牛肉,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猪肉?

如题所述

人类为了发展出智力,演化出了一个高能耗的大脑,也改变了我们的饮食结构。黑猩猩的食谱里大概只有4%的肉类,而人类中这个数字是40%。人类不吃肉很容易营养不良。

人类开始发展农业,大概是1万2千年前的事情,有了农业,就有了多余的粮食,就可以畜养一些其他动物提供动物蛋白。

农业有三个独立的起源中心,西亚、东亚和中美洲,西亚人驯化了小麦,东亚人驯化了小米和大米,美洲人驯化了玉米。在选择畜类时,由于这三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物种分布的不同,导致了畜类养殖上的差异。

美洲人在拥有原始农业之前,基本上吃光了所有能驯化的大型动物,所以他们比较惨,只能变着花样吃草,驯化了土豆、番茄、辣椒、南瓜、草莓、黄瓜、西葫芦等好吃的植物。美洲土著唯一驯化的动物是火鸡。

西亚是山地,有很多草,所以他们首先驯化的是山羊和牛,牛羊主要提供的动物蛋白是奶制品,是不能随便杀的,一直到欧洲中世纪,都只有土豪才有可能大口吃牛肉。普通人都能吃到牛肉汉堡是现代化养殖技术出现之后才有的事情。

中国人在平原,首先驯化的是猪。猪不挑食,我们吃什么,猪就吃什么,很好养(这一点很重要!)。而且猪两年就能产5窝,1窝就有5~6只,繁殖超级快,我们养猪就是为了吃猪肉的!虽然我们大概4000年前有了水牛,但水牛是用来犁地的,不是用来吃的!

所以猪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我们有丰富的料理猪肉的技巧,能够去腥去骚,保持猪肉本色。英国虽然是品种猪的重要产地,我们还从英国进口了大量的猪精液,但是英国人杀猪是不放血的,他们根本就不懂怎么吃猪!英国人的蛋白质来源主要来自炸小黄鱼。

德国就不一样,德国因为没有特别长的海岸线,也不像荷兰一样有大片的优质草场,所以他们也吃猪,而且德国人也很会料理猪肉,德国的猪肉香肠也是美味极品。

所以为什么我们喜欢吃猪,因为你们都不会做啊!

不过吃猪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喝牛奶会乳糖不耐。猪产奶期很短,生完一窝紧接着就要生下一窝,而且因为生的太多所以乳头也多,不好人工收集乳汁,最重要的是猪因为啥都吃,还喜欢刨地,饲养环境很脏,而且由于体型原因,乳头都贴着地,没人愿意喝猪奶。所以中国人在演化中就没有点上喝奶这个技能点。

欧美人以牛肉为主的肉食习惯,与种族特性、气候环境、生活习惯有关。

欧美人普遍身材高大,饮食中热量和蛋白质需求较东方人更多,如何才能保证摄入与消耗更合理呢?在种族进化中,欧美人选择了蛋白质含量更高的牛肉,而牛肉的氨基酸可全面满足人体需要,吃同样份量的牛肉和猪肉,前者的热量更大。

欧美人不是传统农耕民族,所生活的气候环境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翻开地图可以看到,欧美等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和降水适宜,地下水资源丰富,牧草养牛的成本低、收益大。因此牛羊肉自然成为餐桌上的首选。

在生活习惯上,欧美各国的烹饪不求精细,但求快捷,很多国家的饮食都是“暗黑料理”。因为烹饪手法简单甚至粗糙,牛羊的这种食料单一的家畜更符合欧美饮食文化。游牧民族出身的欧美人,也更喜欢饮用热量更高的牛羊奶和奶制品。

中国人为什么更喜欢吃猪肉?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中国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3000多年里猪肉最初也不是主要肉食,同样是以牛羊肉为主。呵呵,知道这一点,崇拜西方饮食文化的人是不是有些意外?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其畜宜六扰”的记载,《左传》第一次提出“六畜”概念。人们熟知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六畜”是指马、牛、羊、猪、狗、鸡。其中的马不是用来吃的,主要是骑乘,其他都是以提供肉食为主的家养动物。

但因为生产力低下,中国古代对吃肉有限制。周朝规定:天子食牛;诸侯食羊,每月初一食牛;大夫食猪、犬,每月初一食羊。祭祀或天子宴会时,大夫食牛。明确提出来:“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古人吃猪肉也是一件奢侈事

也就是说,能吃到肉的都有权有势,这些人也被称为“肉食者”。普通百姓粗粮淡饭,除了重要节日之外,连“珍”这样稍好点儿的东西也不准吃。孟子曾描绘过这样的“王道乐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人到70岁能吃上肉就很幸福了!你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哭?还是生活在今天好啊!

中国人食猪肉习俗从清朝时被固化

对于满足人口大国的食肉需求来说,猪肉无疑是最佳选择,没有之一,是唯一!因此,中国人食猪肉的习俗从清朝时被固化,一直延续至今。而且,对于烹饪大国的厨师们来说,肉香味特别足的猪肉更是一展手艺的最好食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菜叶网微信公众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9
因为多数人普遍吃不起牛,只能吃猪。所以不能说中国人喜欢吃猪,从感官上我更喜欢吃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