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如题所述

一、学校:管理“人本化”,构建和谐学校

首先,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需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认识到教师作为一个人有多种需要,努力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努力通过构建和谐学校,让学校充满着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出一种细水长流的的幸福氛围。让教师在和谐的大家庭中快乐工作、尽情享受幸福。一个教师只有人际关系和谐才能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充满智慧和活力,否则就可能带着负担和压力工作。人际关系、人际环境可能成就一个人,也可能让人消沉。而催人奋进的团队氛围里充满着“团结与协作”、“关注与期待”、“理解与宽容”、“支持与帮助”,在这样的团队里,每位教师还会不幸福吗?

其次,学校要为教师延伸和拓展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展示空间,努力提升教师幸福感,要让教师逐步体会人生因学生而精彩,生命因课堂而丰厚。学校的关爱要让教师觉得满足,学校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首先就要尊重和理解老师,哪怕是鼓励教师竞争,也要创设既有压力又有活力,有序、公正的机制和环境。

再次,拿破仑说过:“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学校要使教师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适合教师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让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各自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不但能使教师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更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

又次,学校还应该改革教师的评价考核制度。我们知道教师的职业具有特殊性,按照企业的科层式管理和考核无疑是不科学的,因此应该将“刚性管理”变为“柔性管理”,让教师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突出教师的主体意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对教师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将近期评价与远期评价结合,将面向过去的奖惩性评价转化成面向未来的发展性评价,着重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

最后,我们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幸福是来自生活和工作两方面的。我们要培养和引导那些缺乏生活信念的老师形成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因为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只有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态度,增强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才能承受住压力。

二、社会:给予理解、关爱与支持

教师是 凡人,有七情六欲,也会犯错误,社会不能求全责备、苛刻要求,在全社会赞美教师的春蚕精神和蜡烛精神,强调教师的奉献和责任的同时,应该正确看待教师的角色,不能把教师神话、“圣人化”。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的重任,他们的压力、工作量都远远超过一般人,因此,社会应该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社会公众应该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给教师以更多的关爱,创造条件减轻教师的压力,帮助他们走出教师职业的种种束缚。尤其是学生的家长,更应该多多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多一点理解、信任和关心,相信教师一定会收获更多的幸福体验。

三、教师:重视身心健康,认识自我,寻找支持,更新教育观念

不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他们的努力对教师幸福感的提升都是外在的。由于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个体主观的感受,所以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更多的还是依赖于教师自身,离不开教师自身对幸福的积极追求与感受。

(一)重视身心健康,奠定幸福基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基础,是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除了学校要给予重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坚持锻炼,合理膳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为自己减压,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保持健康的幽默感,必要时应学会寻求帮助,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二)认识自我,积极对待

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的责任重大,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如果是即将选择做教师的新人,应该再次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职业。只有确定自己是真心喜欢,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能够站在为社会做贡献的立场上对待工作,他才能感到快乐和幸福。如果是已经成为教师,而还没有体验到幸福的人,应尽快进行自我反思,从不同侧面了解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寻找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寻找乐趣。俗话说“做一行,爱一行”。只有真正爱上教育,才可能将压力化为动力,从中得以自我实现,获得喜悦,得到快乐,收获幸福。

(三)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他的幸福离不开学校、社会、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家人的支持。这些支持可以是提供物质或信息上的帮助以增加教师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当教师面临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时,这些支持还可以组织或缓解应激反应、安定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健康的行为模式,从而增加积极情感并抑制消极情感,防止降低主观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而不良的社会关系则会降低主观幸福感。除了号召社会给予教师多方面支持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主动出击,寻找支持。

教师之间的支持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支持团体——教师联盟来实现,在团体中教师可以互相倾诉心声、互相帮助。教师联盟的建立需要教师们交出坦诚的心,真诚的对待彼此,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快乐。

师生之间的支持也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坦诚的基础上。比如当学生提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坦诚的告诉学生自己的知识有限,会尽快查看相关资料或请教其他教师后再给出答案,而不是不懂装懂或以别的理由搪塞学生的提问来希望获得学生的尊重。当师生之间建立了信任亲密的关系、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后,教师就可以根据他们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充分享受教学带来的乐趣和幸福。

有研究表示,教师的到学生家长的支持越大,就会收获越多的幸福。得到学生家长的帮助和鼓励,对教师来说是一笔大财富。他们能够使教师的工作变得简单,能够减轻教师的压力。在教师和家长友好、积极的关系下,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会更好。虽然与家长的联系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种投入是值得的。教师可以告诉家长如何辅助孩子的学习。在与家长的交往中,应该抛开教师这个职业的身份,以朋友关系与家长相处。寻求家长的支持,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学习,还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还有一种支持是来自书本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多看书充实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幸福感会更强。寻求学校的支持主要是教师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幸福感。各种社会支持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教师有心寻求,他们对提高幸福感都大有帮助。

(四)自我更新,专业发展

有学者把教师的职业存在状态分成了三类:“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不同的类型体现出他们对幸福不同程度的体验。“发展型”的教师对幸福的体验程度更高。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想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就应该向“发展型”教师靠拢。“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这三种状态体现了一种由低到高的提升,是一种价值追求从“功利”到“非功利”再到“超功利”的飞跃。只要教师愿意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寻求专业发展,激励自我更新,通过不断的提升和完善,向“发展型”教师迈进,就一定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