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做人坦荡诚实”的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解释】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常跟“襟怀坦白”通用;也可连用;以加强语气。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落;不能读作“là”或“lào”。
【辨形】磊;不能写作“蕾”。
【近义词】襟怀坦白
【反义词】居心叵测
【辨析】~和“光明正大”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有时可通用。但“~”偏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光明正大”偏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
【例句】(1)胸怀坦白;~是一个人的高贵品质。
    (2)我十分敬重爸爸;因为他有着豪爽正直、~的性格。
【英译】frank and forthright

襟怀坦白
jīn huái tǎn bái
【解释】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七·祭李贯之》:“贯之性质粹美,襟怀坦夷,凝静有常。”
【结构】主谓式。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正音】襟;不能读作“jìn”。
【辨形】襟左边是“衤”;不是“礻”。
【近义词】胸无城府、光明正大
【反义词】心怀叵测、两面三刀
【辨析】~和“胸无城府”;都含有“正直、直率”的意思。但~含有“心地纯洁”的意思;“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没有心机。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例句】“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毛泽东
【英译】frankness

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解释】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须是先理会光明正大底纲领条目。”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表示人及其言行高尚。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大;不能读作“dá”。
【近义词】光明磊落
【反义词】鬼鬼祟祟
【辨析】“光明磊落”和“~”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有时可通用。但“光明磊落”偏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偏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
【例句】(1)我们办事~;他再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2)坚持~;不搞阴谋诡计;这是做人的道德的头一条。
【英译】just and honorable

胸无城府
xiōng wú chéng fǔ
【解释】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出处】《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指率真坦白;全无心机。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城;不能读作“cénɡ”。
【辨形】城;不能写作“成”。
【近义词】胸无宿物、光明磊落
【反义词】心怀叵测、居心不良、笑里藏刀
【例句】小姑娘天真烂漫;~;可以做个知心朋友。
【英译】simple and candid

胸无宿物
xiōng wú sù wù
【解释】宿:过夜。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结构】主谓式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胸怀坦白
【例句】毕为人坦直,~,微泄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
【英译】never to bear somebody a grudge

胸怀坦白
xiōng huái tǎn bái
【解释】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待人诚恳,光明正大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到任之后,会见大先生胸怀坦白,言语爽利,这些秀才们,本不来会的,也要来会会,人人自以为得明师。”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地纯洁
【近义词】襟怀坦白
【例句】王朔《枉然不供》:“胸怀坦白,问心无愧,夜道遇鬼胆气壮,半夜敲门心不惊。”
【英译】be magnanimous and unselfish have largeness of mind

豁达先生
huò dá xiān shēng
【解释】指人心胸坦荡,头脑清醒
【出处】《子不语》:“此处向不平静,自豁达先生过后,永无为祟者。”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心胸
【例句】他被人公称为豁达先生
【成语故事】孝廉蔡魏公对人讲鬼有三技:一迷、二遮、三吓。他列举他的表弟豁达先生遇鬼的故事。豁达先生晚上路过西乡,看到一个涂脂擦粉的女人跟着他走,后又上前拦住他,继而又变成披头散发、血流满面的恶鬼吓他,他始终不怕,鬼拿他没辙。

豁达大度
huò dá dà dù
【解释】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用来形容人豪爽;待人宽厚。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
【正音】度;不能读作“duó”;豁;不能读作“huó”。
【辨形】豁;不能写作“获”。
【近义词】宽大为怀、恢宏大度、宽宏大量
【反义词】鼠肚鸡肠、心胸狭窄
【辨析】~和“宽宏大量”或“宽大为怀”;都含有“胸怀宽大”的意思。但~指人本身的胸襟度量;“宽大为怀”指处理案情人的态度;“宽宏大量”同时含有上述两个意思;使用范围较宽。
【例句】他是个~;心胸开阔;从谏如流的人。
【英译】magnanimity

襟怀磊落
jīn huái lěi luò
【解释】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出处】宋·胡梦昱《竹林愚隐集·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弟之襟怀磊落,交游敬之。”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近义词】襟怀坦白
【反义词】两面三刀
【例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4回:“大丈夫当襟怀磊落,妾见君家何多不豫之色?”
【英译】be magnanimous and unselfish have largeness of mind

磊瑰不羁
lěi guī bù jī
【解释】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出处】宋·陈亮《祭薛士隆知府文》:“退而从磊瑰不羁之士,接杯酒之欢,笑歌起舞,往往自以为一世之雄。”
【结构】联合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磊落不羁

磊落不羁
lěi luò bù jī
【解释】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出处】宋·苏轼《及第后谢秋赋试官启》:“不泥于古,不牵于今,非有苛碎难知之文,将观磊落不羁之士,使天下知文章诚可以致治。”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
【近义词】磊浪不羁
【例句】今夫天下~之人,雅量高致之士,于世间之嗜好一切不以屑意,而其性情必有所寄托,未有泊然颓然绝无所寓意者也。 ◎清·戴名世《曹氏怪石记》

磊浪不羁
lěi làng bù jī
【解释】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同“磊落不羁”。
【出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季友》:“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
【结构】补充式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行为放纵
【近义词】放浪不羁
【反义词】循规蹈矩

磊磊落落
lěi lěi luò luò
【解释】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出处】《晋书·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光明正大
【近义词】光明磊落
【例句】腷腷膊膊鸡初鸣,~向曙星。 ◎元·左克明《古乐府·两头纤纤诗》
【英译】as open as the day

磊落不凡
lěi luò bù fán
【解释】心胸坦荡,不同凡响。
【出处】《太平广记·杂录二·王琚》:“及与语,磊落不凡,问其姓,乃王琚也。”
【结构】补充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例句】老爷主意甚好。小的们也看这长老~,若为此寺住持,决替朝廷出力,老爷必定高升。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回
【英译】superior to the common run of people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1
【不事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

【豁达先生】:指人心胸坦荡,头脑清醒。

【襟怀磊落】: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魁垒之士】:魁垒:光明磊落;士:旧时指读书人。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

【了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

【磊瑰不羁】: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磊浪不羁】: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同“磊落不羁”。

【磊磊落落】: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磊落不凡】:心胸坦荡,不同凡响。

【磊落不羁】: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落落之誉】:落落:坦荡。度量大,能容人的好名声。

【心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