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

如题所述

1. 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己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等题目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 确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

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 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同学们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 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

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

方法有: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 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

如:

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

(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

(4)比赛结果。(略)

(5)结尾。(略)

6. 开头与结尾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 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 修改作文

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5
多读书,多记,多写。找专业人士评价加指导。三年级还小,还没定型,比较容易教。
第2个回答  2020-10-26
一、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一)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发,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先做一做游戏,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二) 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的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首先肯定学生的作文,被拿作为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以此激发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词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第三是办好班级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报刊投稿等。
(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段等,是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读中学写,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一) 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家乡的红橘》这篇课文,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家乡出产红橘,在具体写红橘的生长和成熟,最后又总写,对家乡红橘的赞美。
(二) 联系课文,适当模仿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我们的学校》,可以根据课文我们的学校来仿写,先写学校的位置,再写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最后写同学们在校的活动等,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写作。
(三) 加强朗读背诵,培养于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三、 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新大纲对习作的总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的习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一) 紧扣生活,练说练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矛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笔和本子,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优势,挖掘作文源泉。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看、所见、所做、所感,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二) 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
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如何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呢?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如写“难忘的一件事”,可以从“为什么难忘”入手,引导学生回忆令人高兴的、令人气愤的、打击最多的一件事,这样就可免去无米下锅之苦。
四、 注重学生作文的修改
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除了注重指导如何观察,如何阅读吸收,如何仿写外,还要重视“如何修改”的指导。
(一) 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要求学生首先检查自己写的选材内容是否合题意。然后检查有无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连贯。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哪些地方可以删去。最后把自己认为满意的一篇好文章,工整地抄一遍,使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二) 教师批改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对观察细致、表达得体、富有创见的作文,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写上赞扬、鼓励的批语。对这类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最好叫学生当面批改,不能不改,更应该详改,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都要给予订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