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灵活就业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三种保险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缴费方式:

企业按照上年度工资总额的6%左右缴费(各地区有差异,部分地区医保生育保险合并实施,缴费7%左右),个人按照上年度月均工资的2%左右缴费(计人个人账户),由企业在每月工资中代扣代缴,按月缴费。单位缴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用于住院报销),一部分直接划入个人账户(一般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划入比例越高)。

医保个人账户:

职工个人缴费,全部计人个人账户,单位缴费的一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医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门诊和买药。

住院报销:

符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住院费用,可以按规定的比例报销。各地区的具体报销比例、报销办法有差异。

医疗保险转移:

转移大致流程:转出地区打印《基本医疗保障参保(合)凭证》,然后交给转入地区即可。

退休后的医疗保险待遇:

职工退休之后,如果医疗保险累计缴费(含视同缴费)满一定的年限,退休后就不用再缴费,终身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各地区执行的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标准有差异,一般要求累计缴费满20年、25年或30年不等。

二、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

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等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这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简易灵活版”,缴费方式更为灵活,其缴费基金也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统一管理。

缴费方式:

各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政策有明显差异,一般参照社会平均工资基数,按照职工医疗保险(单位+个人)缴费比例,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费。有些地区允许参保人员自主选择“个人账户”“门诊大额医疗”“住院医疗”等项目组合,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和保障层次。各地区缴费水平差异较大,一般水平大致为每年2000多元~4000多元。

医保待遇等待期:

为了防止发生“生了大病之后才去参保”的情况,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后,一般不能立即享受医保待遇,需要到“医疗保险待遇等待期”(例如6个月)之后,才能享受医保待遇(尤其是住院医保待遇)。

缴费中断: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中断不超过3个月,且补缴中断期间医疗保险费的,不受待遇享受等待期限制。

灵活就业人员住院报销、医疗保险转移、退休后的医疗保险待遇等政策,一般与企业职工医疗保险政策一致。

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医保包括原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所有应参保人员,即覆盖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学生、儿童等)。

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困难的可按照当地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但是应避免重复参保。

缴费方式:

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个人缴费标准每人每年280元。一年一缴费,当年缴费,次年享受待遇。

不设个人账户,没有累计年限,转移一说:

城乡居民医保不设个人账户。原来已经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地区,于2020年底之前取消。

医保待遇: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采取住院费用报销、大病保险、门诊费用统筹等机制,各地区待遇政策有差异,需查阅或咨询当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政策。

总结:三种医疗保险的主要区别

1、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水平较高,待遇水平也相对较高;

2、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本质上也是“职工医疗保险”,只是缴费方式更为灵活,一般按社会平均工资基数计算缴费。

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具有明显的“社会福利”性质,财政补贴(520元)明显高于个人缴费(250元)。

4、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不同地区的缴费年限可以累计,可以转移,缴费满一定年限(例如20年、25年或30年,各地区有差异)之后,退休就可以终身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则需要一直缴费,才能一直享受医保待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6
目前我国基本医保主要分为两类: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

1.职工医保每个月都要缴费,居民医保每年缴费一次。
2.企业不给职工参加医保是违法的。
3.职工医保需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缴费。
4.职工医保满足累计缴费年限后可以在退休后享受免缴待遇,但居民医保必须每年缴费才能享受保障。
5.医保是用来防范和化解医疗费用风险的,缴费参加医保是在为我们随时可能到来的疾病风险提供保障。
6.居民医保的缴费中,国家财政补贴占了大半,小半才是由居民自己负担的。
在就诊的医疗机构等级相同的条件下,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不同。
由于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这两个险种在参保和筹资上有差别,职工医疗保险年均缴费要几千元,居民医疗保险年人均缴费只有几百元,因此报销待遇不同。在就诊的医疗机构的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报销的比例费用也不同,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要稍微高一些,报销的钱也多一些。
那么如此看来,职工医保是远超居民医保,具体可见如下内容:
1、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根据职工医保的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规定,职工医保起付标准一、二、三级医院分别为400元、700元、900元。起付标准以上到1万元的部分,个人负担比例为一级医院10%、二级医院15%、三级医院20%;1万元到4万元部分,个人负担比例为一级医院8%、二级医院10%、三级医院12%。超过4万元的部分实行医疗保险大额救助,最高支付限额为46万元。具体救助比例分段确定:医疗费用超过4万元至24万元部分的救助比例为90%,超过24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救助比例为80%。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和年度支付限额与在职职工相同;超过起付标准的部分,个人负担比例为在职职工的一半。一个医疗年度内,职工住院第一、二次住院设起付标准,第三次不设起付标准。
2、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及报销比例?
2019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为,普通成年居民一档缴费标准为450元,二档缴费标准为650元,未成年居民和高校学生缴费标准为200元。每年集中缴费期为1—4月份,超过集中缴费期内的由政府补贴的部分由个人全额缴纳。居民医保起付标准一、二、三级医院分别为300元、500元、800元。参保居民缴费档次不同,医保报销待遇也不同。参保居民按照一档缴费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20万元;支付比例分别为:一级医院80%、二级医院60%、三级医院50%。参保居民按照二档缴费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30万元;住院医疗费用超过起付标准至4万元(含4万元)部分,支付比例分别为:一级医院80%、二级医院65%、三级医院55%;超过4万元至年度最高支付限额部分,支付比例分别为:一级医院80%,二、三级医院均为70%。缴费时,居民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医疗保障需求,任选一档或者二档缴费档次,并享受相应档次的医保报销待遇。一个医疗年度内,居民住院第一、二次住院设起付标准,第三次不设起付标准。
3、未连续缴纳保费,什么时间起开始享受待遇?
职工新参保或中断缴费后,需在新单位连续足额缴费满三个月后方可继续享受职工医疗待遇。居民若上一年度未缴费或是在当年的缴费期内缴费,需要自缴费之日起三个月后方可享受居民医疗保险待遇。
4、居民与职工身份转换,医保待遇如何享受?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转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时,连续缴费或者中断缴费3个月内参保并补齐欠费(含政府补助)的,自参保缴费之日起享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中断缴费超过3个月的,需缴费满3个月后方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转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时,需连续缴费满3个月后方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5、新生儿出生三十日内符合什么条件可免费办理医保?如何办理?
根据我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具有本市户籍的新生儿,出生后30日内参保且其父母任何一方在本市连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年以上的,出生当年不缴费,享受未成年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新生儿出生六个月内办理参保手续并按规定缴费的,均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为新生儿办理居民医保时,需要携带新生儿的出生证明、户口本,到户口所在地的镇街社保所办理参保手续。
6、职工医疗保险慢性病报销比例是多少?
职工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的起付标准为900元,其中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的起付标准为300元,超过起付标准的门诊医疗费用与住院医疗费用合并计算,支付比例按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报销。尿毒症门诊透析及器官移植术后使用抗排斥免疫调节剂治疗实行定额结算,实现“零负担”治疗。
7、居民医疗保险慢性病报销比例是多少?

居民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参保居民可享受门诊统筹医疗待遇,包括普通门诊慢性病(66种)和特定门诊慢性病(18种)。普通门诊慢性病起付标准为100元,起付标准以上的费用报销比例为60%,按一档、二档缴费的,年度支付限额分别为500元、1000元。特定门诊慢性病起付标准为300元,超过起付标准的门诊医疗费用与住院医疗费用合并计算,支付比例按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报销。其中尿毒症门诊透析及器官移植手术后抗排异治疗实行定额结算,报销比例为80%。
第2个回答  2021-05-23

简单说一下三者:

1、灵活就业只能买“养老”和“医疗”两项,医疗方面和职工医疗保险一样。能享受退休待遇,但是比职工的社保养老低。

2、城居保,只是相当于一个消费型医疗险,买一年保一年,价格低,但是保险比例也小。

3、职工社保里面的医保,是报销比例最高,但是要求有固定的工作单位。

您也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自由职业者怎么参加社保?

感谢您提问,有疑问欢迎追问!码字不易,觉得我回答得好,请点个赞!

第3个回答  2021-03-03
首先,这两者参保人是不同的。

  对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是本户籍地、没有缴纳职工社保的个人。而对于以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参保人而言,并没有这样要求,个人可以是本户籍的居民,也可以不是。
  其次,缴纳费用的不同。

  以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参保人就那样保险的费用大约为每年2000元至3000左右。而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费用为每年100元至200元左右。一般而言,这两者都是一年为单位进行缴纳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预付费,比如说我在2018年底缴纳的费用是在2019年生效。而以灵活就业人员交的社保并非预付费,我们可以先住院后缴纳社保。
  最后,报销比例的不同。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大约为50%至60%左右。而灵活就业人员所缴纳的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大约为70%至80%。因为个人缴纳的费用不同,所以报销的比例有所差异,而且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工的医疗保险,所报销的上限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居民的医保上线最高为10万元,而职工医保的上限为20万元。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4个回答  2021-01-08
城镇灵活就业医保是每月一交,交费高,城镇居民医保一年一交,分儿童学生,老年人,大学生和其它类交费。职工医保是单位承担一定比类,职工交一定比类。个人承担少。保额高。城镇灵活就业医保是每月一交,交费高,城镇居民医保一年一交,分儿童学生,老年人,大学生和其它类交费。职工医保是单位承担一定比类,职工交一定比类。个人承担少。保额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