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状元,官职有多大呢?为什么那么风光呢?

如题所述

在古代,为了选拔和管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实行了科举制度,而状元就是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全国统一后,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l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管理,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交还给中央,用取代门阀贵族把持的科举制度来制定,做到使任何参与者都有机会成为官员;这也消除了贵族垄断社会的统治。

科举制度最早实行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当时设立了进士科。他们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进士,主要测试时事政治的理论知识。相当于写一篇分析时事政治的论文,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来选拔人才。

进士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其原意是指可以获得职称和工资。当时,选拔进士主要是根据时政,也就是关于当时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论文,称为试策。

虽然这种以科举和试行的方式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体系,但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选举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逐渐规范化、制度化,也就是所谓的文人八股。

成为学者后,他们就可以参加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的乡试。如果他们顺利通过考试,就可以晋升为举人。成为举人后,古人可以谋求一个官职,但只能是最低级别的。这样一来,乡试就像大学毕业考试一样,之后就可以出去找工作了。

但是,有些人不愿意停下来,所以他们可以继续参加考试。申请人的数量是有限的,这与目前的研究生考试相似。顺利通过考试的人将成为公士。之后是科举考试,由皇帝直接主持。皇帝出题考核时会根据成绩选取前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差不多就是现在博士生的身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5
状元并不是官职,只有获得了状元以后,才可以进翰林,进了翰林以后才有官职,这是因为朝廷鼓励人们通过科考进入朝廷,所以才会这样风光。
第2个回答  2021-11-05
官职并不是特别大,一般是五品官员。因为状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古代对状元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才会特别风光。
第3个回答  2021-11-05
官职还是很大的。因为考完状元之后可以巡游,可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个人考了状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