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还的还字怎么写

如题所述


[huánhái]
笔划
7
五笔
GIPI
部首

结构
左下包围结构
繁体

五行

笔顺
横、撇、竖、点、点、横折折撇、捺
释义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环绕。  5. 姓。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详细释义

〈动〉
(形声。从辵(chuó,表示与行走有关),瞏(huán)声。本义:返回)
同本义
还,复也。——《说文》
还,返也。——《尔雅·释言》
还而不入。——《诗·小雅·何人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资治通鉴》
既罢,还内。
还部白府君。(回到府里报告太守。府君,太守。)——《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便要还家。——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自南海还。——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还首(自动回来请罪);还云(飘回的云朵;指回信);还函(回信);还转(回转,返回);还复(返回)
回头;回顾
羽还叱之。——《汉书·项籍传》
视无还。——《国语·周语》
又如:还顾(回顾;回头看);还睇(回头看);还视(回头看)
通“环”。环绕
左还授师。——《礼记·内则》
还辟再拜稽首。——《礼记·曲礼》
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国语·吴语》。注:“还,转也。”
引车右还。——《楚辞·招魂》
道还公宫。——《左传·哀公三年》
诸侯之师,还郑而来。——《左传·襄公十年》
还庐树桑,菜茹有畦。——《汉书·食货志上》
三人还射。——《史记·李将军传》
还柱而走。——《战国策·燕策》
方还柱走。
以地还之也。——《公羊传·庄公十年》
水潦所还,埒丘。——《尔雅·释丘》
又如:还绕(环绕);还会(交互缠绕的样子);还旋(环绕)
恢复;还原
吏以过误罢者还其职。——《明史·太祖本纪》
又如:还惺(歇息一会而恢复精力);还质(恢复丽质);还睦(恢复和睦);还童(恢复青春);还级(恢复到原等级)
来,到来
舜禹还至,王业还起。——《荀子·王霸》
又如:春还(春天到来;春天来了);时还(时来运转)
交还;归还
当奉还土地民人。——《三国志·吴主传》
还矢先王。——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率夺还之。——《明史》
又如:还璧(归还玉璧;归还原物或辞谢馈赠之物);还珠(物归原地与原主);还归(归还)
相关词语
还射
还踵
还阙
还原
已还
还牍
还名
归还
还耻
还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3
还的笔顺

1. 一(横)
2. ノ(撇)
3. 丨(竖)
4. 丶(点)
5. 丶(点)
6. ㇋(横折折撇)
7. 丶(捺)

汉字的书写规则
一、基本规则:
1.从上到下 →李(木李) 三(一 三)
2.从左到右 → 仁(亻仁)
3.先外后里 → 问(门 问)
4.先中间后两边 → 乖(千 乖) 小(亅 小)
二、汉字书写补充规则
1.先横后竖→ 十(一十)
2.先撇后捺 →人(丿人)
3.点在上边或左上,先书写 →衣(丶亠衣) 穴(丶宀穴) 为(丶 为) 斗( 斗 )
4.点在右上或字里,后书写 →发( 发) 我( 我) 瓦( 瓦) 叉(又叉)
5.两面包围结构的字
(1)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句(勹句) 厅(厂厅)
(2)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 →远(元远) 廷(壬廷)
6.三面包围结构的字
(1)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 凶(乂凶)
(2)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 同(冂同)
(3)缺口朝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 →区(一 区)
7.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再封口 国(冂 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