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的三朝老臣,却因贪污64吨胡椒被满门抄斩,原因何在呢?

如题所述

据《旧唐书》里面记载,元载出身贫寒,但是自幼聪颖好学,尤其善于道术的研究,因此受到了迷恋玄道之术的唐玄宗的赏识。进入仕途之后,便平步青云,仕途之路一片大好。

元载像

元载历经玄宗、肃宗和代宗三朝数十载,权侵朝野,所聚敛的财富竟然达到了“外方珍异,皆集其门,资货不可胜计”的地步。最让人膛目结舌的是,在他事发被抄家的时候,除了不计其数的金银珠宝之外,光是“胡椒”就抄出了八百石,也就相当于现在的64吨。所以清代的丁耀亢在《天史》中还评论道:

“即极意温饱,亦不至食用胡椒八百石也。惟愚生贪,贪转生愚。”

可见其奢靡之度!

所以就有人就说,元载之所以被抄家,主要是因为这八百石的胡椒。当然了,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当时的胡椒是从西域南亚进口而来的,在当时卖得很贵。但是严格来说,这是不正确的,元载之所以被抄家,主要还是因为他权侵朝野,贪污腐败,不为皇帝和百姓所容的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元载是如何积攒到如此雄厚的家资的呢?

元载——剧照

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卖官鬻爵”。

唐朝时期,宣州府有一个家财万贯的老财主,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却仍然是十足的官迷。为了能够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他不惜变卖全部家当,携重金进京拜见元载,企图通过元载给他在朝廷弄个官职当当。

元载自然也是来者不拒,他爽快的收下贿赂银子。但是他看见这个人年事已高,而且谈吐粗俗鄙陋,不学无术,实在是不堪官场所用,于是便给了他一个信札,并让他回幽州府去等消息。

这人一路上舟车劳顿,好不容易进入幽州地界,想到元载在信札里不知是如何举荐的自己,于是便十分好奇的拆开信封准备一探究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他将信札拆开以后,发现竟然是一张白纸,上面除了一个元载的署名,再无其他内容。

元载——剧照

这个人顿时恼羞成怒,本想赶回京城去找元载理论一番的,但是想到幽州距离长安有千里之遥,便放弃了。但是也不能让自己这个钱白花,于是他便跑到当地的衙门,上演一出l“上任戏”。

经过几番周折,这个人终于见到了幽州刺史,并说明自己是元载大人举荐的。幽州刺史一听是元载举荐的,立刻就毕恭毕敬起来,但是口说无凭,最起码得给个举荐信看一下。这人半推半就的拿出来举荐信,幽州刺史接过来打开一看,上面居然只有元载的署名,而没有其他内容。幽州刺史很是不解,但是算是心领神会。他将此人好生安排住下,各种山珍海味的招待着,但临了只给了他一千匹绢作为了结。

于是,元载打白条卖官鬻爵的丑事便传散开来。元载也因为这些白条养肥了自己!

后来唐帝国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国力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从原来的强盛逐渐走向衰落。而导致安史之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像有元载这样的贪官污吏的存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1
在古代的时候,胡椒的价格可以和黄金相提并论。用途非常广泛,而且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64吨的胡椒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数目了。
第2个回答  2020-12-11
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卖官鬻爵”。
唐朝时期,宣州府有一个家财万贯的老财主,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却仍然是十足的官迷。为了能够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他不惜变卖全部家当,携重金进京拜见元载,企图通过元载给他在朝廷弄个官职当当。
第3个回答  2020-12-11
因为胡椒粉在当时是比黄金还值钱的硬通货,甚至有些时期还用来当工资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