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会出现那么多爱国人士

大家都知道明朝后期朝政腐败,实在是很严重的,但是为什么反而会涌现出那么多的爱国人士呢?比如于谦、袁崇焕、瞿式耜、张同敞、戚继光等等,是明朝特殊的文化背景还是社会背景导致的?请详细说一下。回答的好我会加分的
我想,可能和明朝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因为宋朝后期页面对着很多外来侵扰,甚至被元朝完全给gameover了,但是,宋朝被异族觊觎的时间远远比满清侵蚀覆灭明朝经历的时间长,虽然宋朝陆陆续续也出现了很多的民族英雄,但是,相比而言,明朝的抗清义士,大义官员就显得多而且集中,难道只是因为明朝覆灭比较快吗?
我不是希望答案必须是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只要有道理,一定会加分的

顺便感谢各位大侠的回答……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
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凸显某一部分人,为了挽救腐败的王朝,挺身而出。
乱世出英雄,治世出能臣,这都是环境造就的。结束了战争,重建了秩序,人们把这些人称作英雄,而在治世,他们没有重建秩序的机会,所以没听说盛世王朝出英雄的。
明王朝混乱,在很多地方面对挑战,所以涌现出了很多忠臣,但是我觉得这和一个王朝腐败与否关系不大,比如戚继光,就是面对外部压力而出现的,忠义之士从来不绝于史,但是往往是“国家混乱,有忠臣”。

首先,我同意1楼说的,有一部分原因是你对明史的了解比较多,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很多以死殉国的人并不被我们了解,而被我们了解的,每个朝代大概两三个典型,其他的就不再被人标榜了。
其次,明朝与宋有区别,但我认为,主要是客观上的区别,明朝有能力与异族对抗,于谦也好,戚继光也好,都处于明朝尚有能力之时,即使到了崇祯帝,袁崇焕也有足够的兵力、工事与清周旋,虽然艰苦,尚不至倾覆,观袁死后,清虽然取得进展,但14年之后,崇祯帝才死于内乱(李自成),可见明朝有能力与外对抗,是成就这些忠臣名将的客观条件。而两宋面对辽和元的时候,毫无抵抗能力,流传下来的多是死难忠臣,正所谓报国无门吧……我觉得看历史问题,客观因素比较重要,而主观因素(文化特点)有影响,可以用来辅助分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0
1.腐败归腐败,但是不可否认,那是一个全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帝国
也是有着自己令人骄傲的文明的民族,很难想象,这样的国家会没有爱国者
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无不充斥着爱国忠君的思想
培养出的人才如果都是垃圾才不可思议呢。

2.明的腐败,是从万历中期开始恶化的,极度加剧是崇祯即位以后的事情,之前还是可以的,于谦,戚继光都是之前的人物

3.袁崇焕就算了,他判决的罪名----托付不肖,纵敌长驱,市米资敌,某款斩帅等等,全部都是成立的,按当时的法律就是凌迟处死,诛三族,皇帝还赦免了他的儿子
他儿子跑到满人那边,立即被满人抬了旗,扬州十日的时候是清军指挥官之一,亲自布置屠杀,教育出这样的儿子,这个人的人品.......
第2个回答  2010-05-20
爱国人士每一个朝代都有,不过是你故意去留意明朝的爱国人士才有这种想法。这种心理叫做合并同类项。其实明末清初的爱国人士更多。不满外族地入侵使他们产生了反清复明地想法。。。。
第3个回答  2010-05-20
1、明朝的教育体制、科考制度应是原因之一;
2、时势造英雄,艰难时刻必有勇夫;
3、任何朝代、任何历史时期均有爱国人士。
第4个回答  2010-05-20
儒家传统忠君爱国的思想熏陶,这一思想在异族入侵面前体现的尤为伟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