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鱼怎样长途运输

如题所述

活鱼运输

常用的淡水鱼活鱼运输方法有:①增氧法。保活运输过程中设增氧系统,以解决运输过程中鱼的氧气不足;②麻醉法。采用麻醉剂抑制中枢神经,使鱼失去反射功能,从而降低呼吸和代谢强度,提高存活率,该法仅限于亲鱼和鱼苗;③低温法。根据水产动物的生态特点,采用控温方式,使其处于半休眠或完全休眠状态,降低新陈代谢,减少机械损伤,延长存活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13

      商品鱼类上市、鱼苗鱼种各地区之间的转移,都需要在运输中保持鱼类健康鲜活状态。由于鱼类呼吸方式不同于陆地动物,往往需要带水运输和一些特殊设备,增大了运输成本,因此,在尽量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保持鱼类健康,是活鱼运输的要求。

     温度与鱼类的活动、耗氧率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增高,鱼的活动加强,在狭小的运输容器中容易碰撞受伤,尤其象鲢鱼等性情暴躁的鱼类要比性情温和的鱼类运输困难。温度降低,鱼的耗氧率减小,因此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密度可比在高温条件下高些。夏季高温时运输活鱼,可用冰降温,便不宜将冰直接放入水中,可将冰块放于帆布桶等运鱼容器上面,让溶化的冰水滴入桶中。若用塑料袋运鱼,可将冰块放在另一塑料袋中,贴近装鱼塑料袋,置于同一纸箱中。在装鱼、下塘或途中换水时,要注意水温差不能过大,避免水温剧变,否则鱼类不能很快适应,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在运输过程中,鱼类不断排出二氧化碳,并在水中积累,从而危及鱼类。在开敞式运输容器中(如鱼篓、帆布桶、木桶等),水中二氧化碳的积累不会达到危及鱼类的浓度。但在密封的运输容器(如塑料袋、塑料桶、胶囊)中,二氧化碳常会达到很高的浓度,成为引起鱼类麻痹死亡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对鱼类的危害浓度为100毫克/升以上。当水中二氧化碳超过这一浓度时,即使此时水中溶氧量达饱和或过饱和状态,鱼类还是可能死亡。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增加供氧系统。

     在运输途中,特别是夏季水温较高时,由于鱼的皮肤分泌大量的粘液,以及排出的粪便和水中含有的有机物等的分解,会消耗大量氧气,也常常造成鱼的死亡。因此运输前对鱼体进行锻炼(尤其运输亲鱼时更要注意这一点),运输时选用清新的含有机质较少的水,可以大大减少运输途中的耗氧因子,提高运输成活率。

     在运输中使用或换入用氯(漂白粉)消毒的自来水时,要注意氯对鱼类的影响。使用漂白粉消毒的自来水运输活鱼时,要求每升水的含氯量不能超过0.2毫克。而一般自来水的每升含氯量为0.2~0.4毫克,若不得已,需要应用自来水运输鱼类时,事先要经过去氯,方法是每100千克水加0.68克市售硫代硫酸钠。

第2个回答  2016-07-08
  装车前准备工作
  1.务必做好三个提前
  ①必须提前半个月了解你的供货方鱼的具体情况。②提前一周告诉对方做好对鱼体的检查工作;查看鱼体是否健康,并做好练网工作。③提前两天做好停食工作,保证鱼群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空腹状况。
  2.装车前应做到“一摸二看三开腹” ①一摸鱼体表是否光滑,黏液太少或无黏液不易运输。②二看鱼体表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光泽,鱼体有无掉鳞、烂鳍、红斑、擦伤、尾鳍边沿是否有镶边,眼睛是否晶莹发亮,有无外凸或内凹;腹部是否膨大等。凡属于以上几点都不宜运输。③三开腹,随意挑选2~3尾打开鱼体腹部,观察肠道有无饲料,内脏是否病变等。
  3.药物预防要做好。 运输应激的刺激会导致养殖鱼类肝脏等组织的损伤,造成机体不可逆转的生理变化,从而加速了鱼的死亡,使得养殖鱼类运输困难。健康的体质是提高鱼类耐运输应激能力的根本,这包括肠道调节和肝胆调节。胆汁酸通过保肝护胆的作用,维护了养殖鱼类肝胆健康,从而促进了鱼体的整体健康。
  4.装车时还应注意
  (1)鱼箱加水开氧,运输鱼箱内要求水质无污染,水温不易过高(可用冰块调节,但冰块不要直接放入箱中。可用大规格氧气袋套放,避免直接接触鱼体,使鱼体冻伤。)打开氧气,检查氧气是否正常;装鱼时氧气可比正常稍大,待行车时再调到正常范围。工作就绪即可装鱼。
  (2)带水操作,因草鱼性急善跳。不易离水干称,鱼体会在挣扎跳动过程中造成掉鳞或擦伤,影响卖相。
  (3)进箱秩序,在进箱过程中,不要一次性将鱼同时放一个鱼箱,应分批逐渐增加到合理密度。
  (4)运输密度,按鱼箱体积的60%进箱。例如:鱼箱容积为1米3,可放草鱼600千克。
  (5)规格搭配,不易大小混装。规格相差不易超过1千克/尾,避免大规格鱼搅动使小规格受伤。

  运输过程中应检查
  1.检查氧气是否正常,一般1.5小时查看一次。氧气过大会使鱼体兴奋撞箱,过小会造成缺氧窒息而死。
  2.检查水温是否升高,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添加冰块。
  3.检查水质是否变化,及时换水。
  4.检查是否有死鱼,及时捞出,找出原因,并做好处理措施。

  卸车时还应做到
  1.滞留鱼箱内的水源清澈无污染,水温要低于运输车内水箱水温。
  2.卸鱼时提前20分钟把鱼车上的氧气关了,使箱内的鱼处于缺氧状况。这样在打捞过程中避免鱼体跳动受伤。鱼体移入滞留箱内应及时开足氧气。

  总结分析
  活鱼长途运输虽存在很大风险,但只要注重每个小细节,就一定能成功。提醒大多数活鱼运输员,拉多不如拉少,拉少不如拉好。只有好品质的鱼才是提高运输成活率、才是市场需求的。
第3个回答  2015-07-12
长途运输活鱼应注意的六点 长距离地运输活鱼,怎样才会有较高的成活率?我们每次从岳阳市运活塘鱼(缩鱼)到香港,行程一千多公里,历时三至四天,路上加水三至四次,一般成活率在99%以上。总结我们的体会,应注意以下六点: 1。在火车箱内铺设好帆布桶。选择无破眼的好帆布桶,顺车箱内形铺设,高约1.5m,上沿周边用铁钉固定好。 2.准备两台柴油机和两台水泵,都装配好吸水和喷水管,装鱼前1小时就开机喷水,直到卸完鱼为止,中途不能停止喷水,天热水温超过20℃不宜长途运输。水温超过15℃时,要加大喷水量,有时两台柴油机同时开机喷水。 3.装鱼前几小时将地下水或暴过气的自来水注入帆布桶,水面离桶边。.3m。进鱼前,帆布桶中的水要是溶氧高而有机物少的“清水”,并在沿途有条件的车站加注蓄用水,鱼水的比例一般为1:8。 4.保证车箱内的通风度,使车箱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让喷出的水能充分的溶解氧气。否则,车箱内空气中的低氧,会影响到水中氧的含量。 5.及时清除水面上的泡沫及其它杂物。 6.停车时,防止人为的偷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3-30

在活鱼运输的过程中,水中氧气是否充足,是保证鱼的成活率的第一要素。一般活鱼运输车都会配备氧气泵。水温的控制对提高活鱼运输的成活率也是很有帮助的,在春秋季节,一般保持水温在5~6℃,夏季一般保持水温在10~12℃,水质需要保持清新,一般以中性或者弱碱性为佳,另外可加入一定量的天然沸石来吸附水中的氨氮等有害气体。

活鱼长途运输注意事项:

    装车前应做到“一摸二看三开腹” ①一摸鱼体表是否光滑,黏液太少或无黏液不易运输。②二看鱼体表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光泽,鱼体有无掉鳞、烂鳍、红斑、擦伤、尾鳍边沿是否有镶边,眼睛是否晶莹发亮,有无外凸或内凹;腹部是否膨大等。凡属于以上几点都不宜运输。③三开腹,随意挑选2~3尾打开鱼体腹部,观察肠道有无饲料,内脏是否病变等。

    药物预防要做好。 运输应激的刺激会导致养殖鱼类肝脏等组织的损伤,造成机体不可逆转的生理变化,从而加速了鱼的死亡,使得养殖鱼类运输困难。

    鱼箱加水开氧,运输鱼箱内要求水质无污染,水温不易过高。

    运输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氧气是否正常,水温是否升高,水质是否变化,是否有死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