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专业核心课程

什么是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一种课程设计。在此设计中,儿童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美国学者布拉梅尔德称核心课程为轮形课程(wheel curriculum)。

有三种类型:

1、以学科为核心,即以分科、相关、融合或广域课程为核心。

2、以活动为核心,作为联络各种教学内容的手段。

3、以社会生活领域或社会问题为核心。

扩展资料:

一、核心主题:

核心课程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而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各年级学习的中心课程,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以儿童的活动作为组织课程的基础,只是活动的内容不是由儿童来决定,而是由教育工作者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来决定。

核心课程可以避免学科课程离生活过远,避免活动课程内容过分零散的缺点,也可以避免单凭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来组织课程。

核心课程在高年级的推广价值不大,因为仍然很难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巩固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而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生产、生活和大学生物专业、农业专业所需要的。

二、核心课程论

核心课程论是一种教材理论,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编制课程和组织教材,所以又叫中心课程论。

核心课程论这种课程设计是以一个或几个问题为核心,其他知识与之相配合,从而改变学科课程体系,形成新课程。它着眼于社会和生活需要,而不强调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我国高中地理而论,就是围绕“人地关系”这个核心组织教材的,具有核心课程的一些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心课程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心课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在教育大词典里,简明地对核心课程进行两种释义:一是指最主要的学科即主干科目;二是指一种课程原型,体现了一种特有的教育观。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即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应属第一种释义.基于这种取向,再从词源学分析,“核心课程”之“核心”(core) ,源于拉丁文“cor”,其意义为“心脏”( heart) 。课程论专家巴特维克(J. Butterweck) 在《中等学校的核心课程》( The Core Curriculum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心脏,生命发源的地方,它是身体的一部分,但却把生命的营养传播至全身。”所以,从词源看,专业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的其他部分(边缘课程,我国学者主张拓展性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7
核心课程是一种课程设计。在此设计中,儿童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的bai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美国学者布拉梅尔德称核心课程为轮形课程(wheel curriculum)。
有三种类型:
1、以学科为核心,即以分科、相关、融合或广域课程为核心。
2、以活动为核心,作为联络各种教学内容的手段。
3、以社会生活领域或社会问题为核心。
第3个回答  2019-04-28

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科学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地方适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我国地方院校努力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在课程建设方面,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难题。由于扩招过快,教学质量未能与扩招同步,整体提高本科教学教育质量,短时间内不易实现,因此将教学资源适当倾斜于专业核心课程,显然比平均配置更具合理性,将教改关注与指导投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也更具紧迫性。关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内涵的解析,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截至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张华在《论核心课程》中提出的概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从词源上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的其他部分( 边缘课程) 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其他学者提出的有关专业核心课程的概念,在一定程度可以理解为此概念的延伸和扩展。至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当中,正在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并已经形成特色的,宜宾学院和宁波工程学院有一定的代表性。宜宾学院在 2010 年出台的《宜宾学院关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几点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核心课程建设的策略: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内涵及基本定位、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基础内容、管理制度等以及建设工作要求等。课程设置思路明确,定义清晰,管理到位。宁波工程学院对专业核心课程的组成进行了精细的划分,而且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功带动了其他课程的建设,使课程在整体建设上有所提升,从而推动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专业—课程—专业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