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醋酸铵能使硫酸钙的溶解度增大

如题所述

首先因为醋酸铵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CH3COONH4=CH3COO- +NH4+
硫酸钙属微溶物质微电离CaSO4=Ca2++SO42-
SO42-与NH4+形成的硫酸铵极易溶于水因此促进了硫酸钙的电离使得CaSO4=Ca2++SO42-的反应向左,硫酸钙的溶解度增大
这个反应叫做盐效应

醋酸铵,结构简式CH3COONH4,又称乙酸铵。白色三角晶体,分析试剂、肉类防腐剂。
硫酸钙,白色单斜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气味。有吸湿性。128℃失去1分子结晶水, 163℃全部失水。溶于酸、硫代硫酸钠和铵盐溶液,溶于400份水,在热水中溶解较少,极慢溶于甘油,不溶于乙醇和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2.32。有刺激性。通常含有2个结晶水,自然界中以石膏矿形式存在。

电离,就是指电解质 (分子:如乙酸(醋酸)CH3COOH(C2H4O2)、一水合氨(氨水)NH3·H2O、氢硫酸(硫化氢)H2S、氢氯酸(盐酸 氯化氢)HCl等;晶体,如NaCl、NH4NO3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离子的一种过程。
电离(Ionization),或称电离作用、离子化,是指在(物理性的)能量作用下,原子、分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是指原子或分子获得一个负或正电荷的获得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通常与其他化学变化的结合。电离导致的电子的损失后的亚原子粒子碰撞,碰撞与其他原子,分子和离子,或通过与光的相互作用。异裂和杂原子取代反应可导致离子对的形成。电离能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内部转换过程,并将其能量激发原子核的内层电子使其喷出。
电离大致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连续电离(sequential ionization)和非连续电离(Non-sequential ionization)。在经典物理学中,只有连续电离可以发生。非连续电离则违返了若干物理定律,属于量子电离。

盐效应:溶液中的离子可以与沉淀阴阳离子相互作用,使得其能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稳定的过饱和状态.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为了衡量离子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引入了离子强度的概念.离子强度大小就是各个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的平方乘积后的加和的一半.因此离子浓度越高,电荷量越大,溶液离子强度越大.另外为了修正离子强度带来的有效浓度的偏差,引入活度概念,活度就是除去所有附加因素之后的有效浓度.严格意义上,凡是由热力学公式导出的相关结论中的浓度都应该是活度,即当前状况下的有效浓度,如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等,但一般在稀溶液中活度约等于浓度,故不加以区分.活度与浓度的商称为活度系数,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之间有定量关系式,称为迪拜-休克尔公式,在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上均可找到,其基本定性关系是,离子强度越大,活度系数越小.在回来用活度概念解释此现象,在离子强度不可以忽略的情况下,活度小于浓度,而活度积(就是平常所谓容度积)一定,故表观容度积(即用浓度表示的容度积)增大,因此溶解度增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6
发生了盐效应.盐效应:溶液中的离子可以与沉淀阴阳离子相互作用,使得其能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稳定的过饱和状态.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为了衡量离子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引入了离子强度的概念.离子强度大小就是各个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的平方乘积后的加和的一半.因此离子浓度越高,电荷量越大,溶液离子强度越大.另外为了修正离子强度带来的有效浓度的偏差,引入活度概念,活度就是除去所有附加因素之后的有效浓度.严格意义上,凡是由热力学公式导出的相关结论中的浓度都应该是活度,即当前状况下的有效浓度,如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等,但一般在稀溶液中活度约等于浓度,故不加以区分.活度与浓度的商称为活度系数,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之间有定量关系式,称为迪拜-休克尔公式,在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上均可找到,其基本定性关系是,离子强度越大,活度系数越小.在回来用活度概念解释此现象,在离子强度不可以忽略的情况下,活度小于浓度,而活度积(就是平常所谓容度积)一定,故表观容度积(即用浓度表示的容度积)增大,因此溶解度增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