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幼教老师学习蒙特梭利教育吗?为明蒙特梭利教育中心值得去学习吗?

跪求

很多家长知道“蒙特梭利”四个字,不是从早教机构来的,就是看过孙瑞雪老师的书,《爱与自由》。
我能告诉你的是,市面上大多数的蒙氏园(蒙特梭利幼儿园简称),恐怕都跟书里描述的,相差甚远。
我家大宝在一家蒙特梭利幼儿园读了3年半,因为是混龄,也没有明显的小中大班的界限,3年半一晃而过,用四个字形容我们和幼儿园的关系,就是“相爱相杀”。
当年,我家附近大概方圆10公里,都没有一家公办园,民办园倒是一抓一大把,所以孩子上幼儿园,只能从民办中选。
为什么选蒙氏园呢?
首先当然因为它的理念,园区大厅的墙上,贴着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上书,“人类的高贵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
我是学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玛丽亚·蒙特梭利女士的书,孙瑞雪老师的书,也看过一大堆。
蒙氏教育强调人的自主性,独特性,认为每个孩子拥有自己的节奏,成人需要做的只是帮助和引导。这跟我自己一贯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合。
给孩子报名前,我带他去过很多家幼儿园观园,传统园去过,华德福去过,当时最喜欢的,还是这家蒙氏园。
另外,这家幼儿园离我们不近也不远,4公里路程,开车或骑电动车都是10分钟,还可以接受。
一、蒙氏园到底哪里好?每家不同,但宗旨应该差不多
根据我的观察,蒙特梭利幼儿园跟华德福一样,基本都是私营民办,没有统一标准,各说各是正统的,其实大家半斤八两。
但这两家幼儿园,跟传统园相比,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我相信考虑蒙氏园或者华德福的家长,应该多多少少了解过这两家的理念特点,是更认同和重视孩子的自我发展的。
1、师资培训优秀,老师的水平不是一般民办可比
公办园到底怎么样,我没有评论资格,我们姑且把蒙氏园、华德福等有理论背景支持的称为特殊园,其他教学理念比较传统的民办园称为传统园。
就我了解过的传统园,老师们的主要教学习惯,还是随大流的,教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手工,写字算数学英语,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你说,幼儿园不就是这样吗,除了蒙氏工作,也没见蒙氏园玩出什么花样来啊。
其实不然。
教育水平见于细节,正是日常活动中细枝末节的教学行为,显现了特殊园老师的独特性。
我们读的幼儿园,所有主班老师都经过几个月专门的蒙特梭利培训,每个学期都有专家督导进班指导,在我看来,主班老师的教育理念,还是非常先进的。
老师们需要跟孩子们沟通的时候,都是弯下腰来,或者蹲下的,每个老师跟孩子说话,都轻声细语,哪怕严肃地说,也不会很大声。
3年半的时间,我看到的蒙氏园老师们,情绪的掌控都做得很到位,有老师跟孩子生气的,也是蹲在孩子旁边慢慢跟他说。
比如我家儿子,自主意识非常强,说人话就是“这小孩主意特别大”,很有自己的想法。但到了集体中,就会出现无法跟随集体的情况。
再加上刚上学的半年,他班里最小,动手能力最弱,本来大动作发育就比较晚,协调性较差,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蒙氏工作,很难应付。
种种冲突导致他在幼儿园的前半段时间,大概两年,都是班里最难搞的一个。
但主班老师对他非常非常有耐心,一直努力“感化”他,慢慢引导,常常跟我沟通(传说中的三天两头叫家长),完全没有训斥,批评,就是讲道理,亮底线,陪伴,给他支持。
有一次马上要出去活动了,我儿子的工作卡片一大堆还没有收好,他一急,把卡片弄得乱七八糟,就要跑。
老师愣是陪了他一个小时,孩子也慢慢从开始的歇斯底里,到顺从,明白了公共物品的取放都要遵守教室规则,明白了要做完上一件事,再去做下一件事,最终,跟老师一起收好了卡片。
有一学期,班里来了一位云南传统园的优秀教师来学习,平时也会参与教学,我儿子当然也令这位老师头疼,有一次她吓唬我儿子说,犯错的小孩会被警察带走,带到监狱里,吃的都是发霉的饭。
我个人看来,高下立见。不过这位老师的做法我也理解,并且这也是偶尔现象,我跟孩子解释一下,对孩子来说也没什么伤害,最后,儿子和这位老师的关系也非常好,还常常惦记着去云南看她。
2、蒙氏工作很有特色,但最重要的不是数学能力培养
蒙氏工作为啥火?可能因为大家都不太懂……反正我是一点不懂,觉得很玄幻……
不过简单点说,蒙氏工作锻炼的是孩子手眼协调等跟思维发展有关的能力,尤其后期大量数学类的工作,是让孩子用自己动手的方法理解数学。
但是,蒙氏园里的蒙氏工作,跟我们在书上看到的,不太一样。
不一样在,孩子的自由度。书里孩子选择工作,都是完全随意的,在蒙氏园,老师会给孩子列好工作单,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的,就是顺序。
不过,每个孩子的进度都是不同的,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帮他安排工作,有的工作大人看起来枯燥乏味,但孩子们做起来都特别感兴趣,非常专注。
每天都有两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这段时间对孩子的专注力培养,自主能力培养(因为他们要自己完成熟练工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都非常重要。
我个人认为,这是蒙氏园教学的一大优势所在。
3、规则、优雅与礼仪,孩子们最该学习的社交技能,都在这了
孙瑞雪老师书里描述的幼儿园自由度很高,我们上的蒙氏园则很重视规则。
我儿子在幼儿园的3年,学会了非常非常多技能,独立性很强。
现在6岁,自己的事情几乎完全可以自己做,并且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我给他上的课外班基本都是网课,很多需要自学的部分,他都完成得很好。
蒙氏园的孩子们也不是就不打架,不起冲突,但是相对很少,孩子们都比较有礼貌,该玩的时候释放天性,回到教室区都能安安静静,有条不紊,跟老师们平时的规则意识培养密不可分。
儿子小班的时候,有一次我需要提前接儿子放学,正赶上他们午睡后的点心时间,儿子要求吃完点心再走,我就在教室门口等他吃完。
吃点心的时间里,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所有孩子们都在安安静静地吃自己的,没有了就自己拿着盘子去取,先吃完的孩子,会把盘子放好,跟老师请示一下,轻轻开门到院子里玩。
当时我站在门口,那个震惊。
其实孩子们不是压抑了自己的天性,而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影响,做到了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4、最后一点我个人很喜欢的,蒙氏园也好,华德福也好,教室里基本都应该是没有电子设备的,我家附近另一家国际园,每天下午会有看动画片的时间。
我觉得不太好,孩子还是应该把校园时间用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要看电视,在家谁不会看啊。
二、蒙氏园难以言说的痛,这几个问题也令人很为难
1、前面说过蒙氏园的规则意识建立地非常好,那相应而来的,也伴随着教条主义。
蒙氏园的规矩很多,比如坐线该怎么坐,在教室里怎么行动,怎样跟老师说话,等等。
教条主义是指,规则太多太细之后,有的老师实施起来,就会带有教条的色彩。
举例说,有一次足球课上完,一个小男孩走到球框前,把球轻轻扔了进去,他都走开了,老师又把他叫了回来,让他重新放,一定要双手轻轻放下,不能扔。
我个人认为,有点过于严格了。
2、民办园的通病,教师流动性大。
很多民办园都有这个问题,公办怎么样我不清楚,反正我儿子的副班老师,已经换了很多个了。
而另一家国际园的小伙伴,主班老师都换过几次了,甚至连园长都换了。
其实,越是基础教育,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来说,越重要。
幼师的资质真的应该得到提高,像前段时间“男友养成系”跟小男生亲嘴的女幼师,连基本的师德都没有,在幼师队伍里,应该把这样的人剔除。
3、最大的心病,就是贵。
当年,这家蒙氏园是我们周边最贵的幼儿园了,除了学费,各项其他开支也比其他园更贵一些。
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上国内班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国际班的学费更令人咂舌。
而往往,这种园还会有各种活动,各种安排,都需要收费,想想这3年半花掉的钱,心都滴血……
三、世上没有完美的幼儿园,80%可以接受就已经很优秀了
最后我想说,哪怕当年我一咬牙选择了又贵又远的蒙氏园,哪怕当年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最优的选择,事后证明,这家幼儿园也远远不是完美的。
我们小区一个宝宝,小托班开始,换了几家幼儿园了,每一家开始都觉得很好,慢慢发现问题,就想换。
大宝上到大班时,因为收费和政策变化的问题,我也想给他转园来着,但综合考量了一下,还是没有动。
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让家长完全满意的幼儿园,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伴侣,完美的孩子一样。
巴学园当然也不是只存在于理想的世界,国内还是有非常顶尖和优秀的幼儿园的,但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你和孩子选择的幼儿园,如果能大部分满足期待,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去上了。
幼儿园之旅对我们来说已经结束了,另一个刚刚结束的,还有我们选择的小学举办的夏令营。
很多学校,总体来说还是好的,那就去接受它,面对它。
毕竟,接纳不同,接纳缺陷,也是家长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不学的一课。
作者简介:
萨妮儿,二宝妈妈,二级心理咨询师,育儿育己,成长的路上,给你温暖和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0
当然建议,如果有时间,和从事或者未来想在这方面发展,建议考取蒙氏证书。
1.幼儿园,尤其是双语和国际幼儿园,比较推崇蒙特梭利教育。
2.普惠政策后,20%的高端园所,急需蒙特梭利持证教师。
3.待遇好,蒙特梭利教师比普通幼儿园老师工资要高。
4.就业机会多,一般考取蒙氏证书后,都是幼儿园抢着收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10
为明的课程不错的,都是外教授课,国外很多年的蒙特梭利教师,教学方面都有经验,学到的知识会更高。
第3个回答  2021-12-10
好不好,这个没去过,谁也不知道,一般选这种学校,都是看机构资质、行业经验、外部资源、成功案例等方面综合来评估、考量。
相似回答